AOP 即面向切面编程。如下图,我们可以抽离出业务逻辑中的通用部分,将其做成一个单独的模块,这样以后在拓展主干功能的时候,就可以不用修改源代码,而且直接插入相应的模块,这样可以对业务逻辑的各个部分进行隔离,从而使得业务逻辑各部分之间的耦合度降低,提高程序的可重用性,同时提高了开发的效率。
AOP 底层使用动态代理。
创建接口实现类代理对象,增强类的方法
三个参数:
loader:类加载器interfaces:增强方法所在的类,这个类实现的接口,支持多个接口h:实现接口 InvocationHandler,创建代理对象,写增强的方法输出结果:
方法之前执行....add,传递的参数:[1, 2] add 方法执行了.... 方法之后执行....com.hedon.UserDaoImpl@5a07e868 3 Process finished with exit code 0补充:可以用 method.getName() 来获取方法名,来决定具体增强哪些方法。
创建子类的代理对象,增强类的方法
所有可以被增强的方法。
已经被增强的方法。
增强的逻辑。
前置通知后置通知环绕通知异常通知最终通知把通知应用到切入点的过程就叫做切面。
Spring 框架一般是基于 AspectJ 实现 AOP 操作。
知道对哪个类里面的哪个方法进行增强
exection( [权限修饰符] [返回类型] [类路径] [方法名称] ([参数列表]) )
举例1:对 com.hedon.BookDao 类中的 add() 方法进行增强
权限修饰符可以省略*号标识任意… 表示任意参数 execution(* com.hedon.BookDao.add(..))举例2:对 com.hedon.BookDao 类中的所有方法进行增强
execution(* com.hedon.BookDao.*(..))举例3:对 com.hedon 包中的所有类及其所有方法都进行增强
execution(* com.hedon.*.*(..))举例4:任意
execution(* *..*.*(..))在该类中写不同的方法,代表不同的通知类型:
public class UserProxy { //前置通知 public void before(){ System.out.println("前置通知方法执行了...."); } //后置通知 public void after(){ System.out.println("后置通知方法执行了...."); } }开启这个会去扫描所有标注 @Aspect 的类,生成代理对象
<aop:aspectj-autoproxy></aop:aspectj-autoproxy>在增强类中作为通知方法上面使用切入点表达式添加通知类型注解。
@Component @Aspect //生成代理对象 public class UserProxy { //前置通知 =》 每一个方法开始之前执行一段代码 @Before(value = "execution(* com.hedon.aopanno.User.add(..))") public void before(){ System.out.println("前置通知方法执行了...."); } //后置通知(返回通知)=》方法正常结束后执行的代码,返回通知是可以访问到方法的返回值的 @AfterReturning(value = "execution(* com.hedon.aopanno.User.add(..))",returning = "result") public void afterReturning(JoinPoint joinPoint, Object result){ String methodName = joinPoint.getSignature().getName(); System.out.println("后置通知执行了...."+"方法名:"+methodName+", 结果:"+result); } //最终通知 =》 每一个实现类的每一个方法执行之后执行一段代码无论该方法是否出现异常 @After(value = "execution(* com.hedon.aopanno.User.add(..))") public void after(){ System.out.println("最终通知方法执行了...."); } //异常通知 @AfterThrowing(value = "execution(* com.hedon.aopanno.User.add(..))",throwing = "e") public void afterThrowing(JoinPoint joinPoint, Exception e){ String methodName = joinPoint.getSignature().getName(); System.out.println("异常通知执行了....方法名:" + methodName + ",异常: " + e); } //环绕通知 @Around(value = "execution(* com.hedon.aopanno.User.add(..))") public void around(ProceedingJoinPoint proceedingJoinPoint) throws Throwable{ System.out.println("环绕之前..."); //执行原先方法 proceedingJoinPoint.proceed(); System.out.println("环绕之后.."); } }如果有多个增强类对同一个方法进行增强,可以设置增强的优先级
再添加一个增强类
@Component @Aspect public class PersonProxy { @Before(value = "execution(* com.hedon.aopanno.User.add(..))") public void before(){ System.out.println("PersonProxy 的 before 方法执行了..."); } }配置优先级,数字越小越优先
@Component @Aspect @Order(1) public class PersonProxy { @Component @Aspect //生成代理对象 @Order(3) public class UserProxy {如下,只有异常通知不会执行。
PersonProxy 的 前置通知方法执行了... 环绕之前... 前置通知方法执行了.... add 方法执行了 .... 环绕之后.. 最终通知方法执行了.... 后置通知执行了....方法名:add, 结果:null如下,不会执行后置通知和环绕之后的通知。
PersonProxy 的 前置通知方法执行了... 环绕之前... 前置通知方法执行了.... 最终通知方法执行了.... 异常通知执行了....方法名:add,异常: java.lang.ArithmeticException: / by zero添加一个配置类:
@Configuration @ComponentScan(basePackages = {"com.hedon"}) @EnableAspectJAutoProxy(proxyTargetClass = true) //替代配置文件中的 <aop:aspectj-autoproxy> 开启 AspectJ 生成代理对象 public class ConfigA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