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了卢照龄的长安古意,描写了唐代长安城上流社会的生活,虽有奢靡之气,但是却也别有一番诗情画意。“曾经学舞度芳年”是其中的一句,整句话透着洋气,借用以作为标题。
在这个数据爆炸、信息过载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要看到大量的资讯和信息,这些信息有可能来自于我们的主动搜索,但更多的来自别人的精心挑选。有人曾经断言说,这个时代不可能有博物学家,因为当前这个时代拥有的知识比历史上所有时代加起来都多。
当巨大数量的知识汹涌而来的时候,不知道别人是什么感觉,我觉得很焦虑。曾经也习(ma)惯(mu)的每天刷着微信公众号、刷着知乎、刷着虎扑,看着一篇又一篇的帖子大呼过瘾,有一种求知的饱腹感,而实际上只是一种虚假的满足感。随着新帖子的进入,原来的所谓知识像一只飞过的大雁,一点痕迹都留下。刷完知乎以为可以成为知乎科学家,刷完微博就拥抱了全世界,但实际上只是在对着自己的屏幕傻笑而已。信息过载就意味着大脑过载,吸收了这么多知识,看了这么多东西,除了偶尔能让自己吹吹牛逼,还有其他的作用吗?都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刷手机看到的很多东西其实都可以作为“书”的一部分,那么怎么样才能“气自华”呢?“曾经学舞度芳年”,光“学”而不不能向大家展示,那么这个“度芳年”,看来也只是虚度。
记得高一刚入学的时候,在一次数学讲座上听到了分形几何的概念,直至今天依旧觉得很神奇。百度上说,分形几何学就是研究无限复杂具备自相似结构的几何学(引自:分形几何学-百度百科)。一个关键词是“无限复杂”,另一个是“自相似结构”。比如科赫(Koch)雪花,无论如何无限分割,每一个最小的结构都相似于整体结构。
科赫(Koch)雪花当我们面对“无限复杂”的知识结构的时候,我们作为无限细分的知识受体的最小部分,是不是也能够通过规整我们获得的知识,通过“自相似”的原则,找到这个世界的些许端倪呢?我们不能成为世界的博物学家,那成为我们自己的博物学家,又何尝不可呢?
因为读研的缘故,而且是在文科学科读研的缘故,无论是学习还是兼职、实习,每天都要面对大量的文献和文字,有些自己疑惑不解的地方也会查阅相应的书籍和资料。前段时间也算了一下,不包括刷手机,一天要看的文字有时甚至多达10多万字,眼睛虽然快瞎了,但也积累了一些原始的知识,很多东西都值得跟大家分享。我觉得写作本身就是一种思考,孔子说,“学而不思则殆”。我也希望通过写作的方式,把自己散落在各处、行将遗忘的知识整理集结起来。我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更好的了解这个世界。也许是知微见著,最好不是一叶障目。
我想通过日更的方式,将自己获得的信息写成文章,以一种平实的风格、有逻辑的呈现给大家。日更的第一个(可能也是最后一个hhhh)周期为50天,第一阶段到2019年2月3日为止。这次日更涉及到的主题可能包括但不限于健康、妆容和衣着、个人情感、两性关系、个人理财知识、工作效率、教育学、思想政治、城市发展、历史发展、python编程、微信小游戏编程、学术方法等方面,日更的60%文章都会放进新建的文集——《科普能力的自我修养》,另外30%会放在其他文集(比如《信笔涂鸦》、《遇见学术》等)中。
可能这些文章也不会有几个人看,那么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让自己满意,保证逻辑体系完整。起码对我自己而言,这些文章要在可预见的未来依旧存在价值。我希望我写的东西不是伪科学,不走进死胡同,能够做到有理有据。假如大家发现有不符合事实的东西出现,请立刻提醒我、帮助我、挽救我,将不正确的东西及时扼杀在萌芽之中。我希望成为自己的博物学家,把吸收过的东西按照一定的层次关系形成一个知识体系,对自己有一个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