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做一个兼职的过程中,接触了一个关于国学的演讲,时间3个小时,受到的启发还是挺大的,主要体现为3条古训,出自《论语》和《中庸》。
礼,在中国古代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在现代社会约等于“政府政策+核心价值观”。钱穆先生说,“礼,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古语说,“不学礼,无以立”。就连大老粗李云龙,都知道要懂礼。
第一条,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出自《论语·学而》。
翻译参考:礼的功用,以遇事做得恰当和顺为可贵。以前的圣明君主治理国家,最可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他们做事,无论事大事小,都按这个原则去做。如遇到行不的,仍一味地追求和顺,却并不用礼法去节制它,也是行不通的。
这条古训有两层意思。在个人层面,待人接物要和气,不要高高在上、颐指气使;但是也不是一味的和气,“不以礼节之”,不按照规章制度办事,没有做人的原则,“亦不可行也”。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待人和气,处事原则”。
在国家层面,所谓“礼之用,和为贵”,“礼”是基本的规定,给予秩序;“和”给这个秩序提供一个温润的环境。在国家层面,制定政策不能随心所欲,要有礼;但政策也不能机械冰冷,要有和。所以和是自由,礼是秩序。礼的规定是固化的,但可以通过“和”使得秩序的表达更加自由,更加优美的。古人说“尽善而尽美”,“尽善”是好的本质,“尽美”就要把这个善要表达出来。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礼与和都是必要的。
道,是中华民族为认识自然创造的一个名词,意思是万事万物的运行轨道或轨迹,也可以说是事物变化运动的场所。(引自:道-百度百科)从这个角度讲,所谓“道理”,就是“道之理”,意思是事物运行的规律。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人生最重要的是闻道,如果早晨闻了道,到晚上死掉都行。“讲道理”也成了许多人的口头禅。
第二条,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出自《论语·宪问》
翻译参考,孔子说:“君子之道有三个方面,我未能做到,仁德的人不忧愁,睿智的人不迷惑,勇毅的人不畏惧。”
孔子是自谦了。在《论语》中,孔子认为做人的道理主要有3个:仁、智、勇。对标到现代心理学就是3个方面:情感、认知和意志,即情感上要达到“仁”,认知上要达到“智”,意志上达到“勇”。所谓“仁”是儒家的核心文化,讲究“仁者爱人”,具体而言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在邦无怨,在家无怨。”所谓“智”就是重视学习,并且要学会承认自己的不足,“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所谓“勇”,《孟子》里有一段经典的表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达到了仁、智、勇,也就触摸到了做人的道理。“身不行道,不行于妻子”,要是一个人没有道,那么就连最亲近的妻子和孩子都不会听你的。
人都是有自己的情绪的,我们都听过“笑死”、“哭死”,情绪的过度表达也许会使人猝死,这就是《礼记》里讲的“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但也不能凡事都憋在心里,在心理学上这叫做癌症性格。要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情绪。比如还是李云龙,就是一个很善于表达情绪的人。
第三条,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出自《中庸》
参考翻译,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中庸》把没有表达出来的情感叫“中”,而在表达时要有“节”,没有“节”就没有“和”,也就谈不上个人的发展了。所以,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在有情感时都需要及时的表达出来,但是也要注意方式方法,有节,才能有“育”。比如高兴和生气的时候不要轻易动气,要做到对事不对人,“圣人之喜,以物之当喜;圣人之怒,以物之当怒”。孔子也说,“不迁怒,不贰过”,生气的时候不让怒气值继续上升,不让一样的错误重犯第二次。
“礼”讲的是中国传统中的秩序和规范,有礼有和才能有秩序井然。“道”讲的是万物运行的规律,对做人来讲,规律在于仁、智、勇。“发而皆中节”讲的是日常生活中的情绪表达,要有“中”(情绪),也要“发”(表达),还要“节”(合乎法度和人的生理规律),才能够“致中和”。无论是社会规律还是人的规律,2000多年前圣贤们的教诲,到今天仍然值得付诸深思,常读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