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在上一篇文章超越原生家庭(七):功能过度与功能不足中,我们讲到了在人际关系中的两种状态:功能过度和功能不足。这篇文章讲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叫三角关系。
本质上来说,三角模式可以指任何一种涉及三方的人际关系。三角形的每个角都可以代表一个人,或者一群人。家庭中最基本的三角关系由父亲、母亲和孩子组成,而罪犯、受害者和警察也构成了一个基本的社会三角关系。从广义上来说,三角关系中的任何一个角也可以是一个物品,一种活动,或者一件事。正像很多妻子抱怨的那样,“工作是我丈夫的情妇”。
在一对一的人际关系中,人与人交往所产生的紧张和压力通常会不断增长。为了应对这种压力,人们往往会向第三方倾诉,或者讨论其他不相关的事情,从而构成一种三角关系。这种关系可以持续数小时、数天、数周,甚至数年。无论如何,在任意一组三角关系中,总会有两方关系比较亲密(“圈内人”),而另外一方比较疏远(“圈外人”),想在三方之间保持同样的亲疏程度是很难的。
(1)平静状态 在平静的三角关系中,处在“圈外”的第三方也许会设法引诱“圈内”双方中的一个,让其抛弃原来的亲密伙伴,而与第三方建立新的同盟。
(2)紧张状态 在紧张的三角关系中,“圈内”双方也许关系过于亲密,反而担心自己在密切的关系中失去自我。这样一来,他们会发生焦虑,并且发生冲突。在这种情况下,处在“圈外”的一方常常对他们的冲突敬而远之,避免与之发生接触。但是原来处于“圈内”的双方却试图与被疏远的“圈外”一方建立一种新的联盟关系。
在三角关系及其内部同盟中,存在着三种最基本的角色:迫害者、受害者和解救者。在三角关系不断循环的过程中,这3个角色不一定会同时出现,但在三角关系的运行过程中,肯定全部包括这3种基本角色。
(1)迫害者 迫害者常常看起来非常自信并富有安全感,似乎道德和正义总是站在他们那边,他们最喜欢用的词汇是应该、最好、必须、不得不等。迫害者常常替别人承担责任,因为他们中认为只有自己才知道正确的行为方式,他们还喜欢指责别人做得“不够好”,实际上只是别人没有按照他们的要求去做罢了。
(2)受害者和解救者 受害者在他人面前表现得软弱无力,而且他们的确也认为自己是软弱无助的。但他们实际上常常是一个家庭中最有影响力的人。受害者知道如何利用自己可怜无助的状态博取解救者的同情,让解救者对其施以援手,有个实施需要帮助的受害者在身边,解救者就不必过分关注自己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肯定的状态了。同样,迫害者也可以把所有的问题都推到受害者身上,从而逃避自己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