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与传输介质
传输介质与布线
数制转换
信息、数据、 信号
信号的分类 模拟信号(幅度不稳)
数字信号(幅度稳定)
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失真 原因是 1.噪声 2.衰减
数字信号的优势 抗干扰能力强 传输距离远并能保证质量
总共8根 两两绞合 ; 常用有5类、 超5类、 6类 **分类:**屏蔽、 非屏蔽 标准分类:EIA/TIA-568 商用建筑物电信布线标准 Cat5 、Cat5e 、Cat6 、Cat7
光纤的特点: 1.传输带宽高 2.传输距离远 3.抗干扰能力强
光纤分类:
1、单模光纤:用于高速度长距离,设备成本高,端接较难,窄芯线,需要激光源,耗散极小,高效,黄色外皮。
2、多模光纤:用于低速度、短距离、设备成本低、端接较易,宽芯线,聚光好,光源可采用激光或发光二极管,耗散大,低效,橙色或水绿色外皮。
T568A:绿白、绿、橙白、蓝、蓝白、橙、白棕、棕 T568B: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白棕、棕
**线缆的连接:**直通网线、交叉网线、全反线
无线传输介质 利用电磁波充当传输媒体的传输介质 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与激光等
无线电波 在自由空间(空气与真空)传播的射频频段的电磁波 传播特性 频率越低,传播损耗较小,覆盖距离越远 频率越高,系统容量越大,覆盖距离越近
根据传播特性分类 地波传播:沿地面传播的无线电波叫地波,又叫表面波 天波传播:指从地面辐射至天空的无线电波 直线传播:微波波长较小,一般小于现实中的物质,因此衍射现象不明显,就像光照在障碍物上形成影子那样,是沿直线传播。
微波 分米波 厘米波 毫米波 地面微波 点到点传送 距离50-100km
卫星微波 距离:3.6万km 传输延时长
红外线与激光 红外线: 不受无线电波的干扰,近距离传输 受太阳光的干扰大,不能穿墙 激光: 传输距离远,延时长 直线传播,不能穿越障碍 无线电波传输方式 直射、反射、折射、穿透、绕射(衍射)和散射
天线
用来辐射和接收无线电波的的装置称为天线 一般由振子、馈电网络、外罩三部分组成 1.振子向空间发射电磁波 2.馈电网络连接收发信机与天线振子 3.外罩用来保护无线内部器件
百兆、千兆网络单位是bps(比特流,即位/秒,bit/s),比如我们说网卡或光纤的传输速度是百兆,也就是100Mbps的意思。而实际应用中(迅雷等下载工具)使用的传输单位是字节/秒(Byte/s)
byte是字节,而bit是二进制单位元。 8bit=1byte 1024byte=1kB 1024kb=1MB 1024Mb=1GB 1024GB=1TB 1024TB=1PB 1024PB=1EB 1024EB=1ZB 1024ZB=1YB
计算机数制 数制 计数的方法,指用一组固定的符号和统一的规则表示数值的方法 数位 指数字符号在一个数中所处的位置 基数 指在某种进位计数制中,数位上所能使用的数字符合的个数 位权 指在某种进位计数制中,数位所代表的大小,即处在某一位的“1” 所表示的数值大小
二进制数只有数字0和1表示()B* 八进制数是数字0到7表示()O*
十进制是数字0-9表示 十六进制数是数字0-9,A-F表示()H表示十六进制数 A-F代表10-15* (从右边开始)每四位二进制数可换算成一位十六进制数 (从右边开始)每三位二进制数可换算成一位八进制数
二进制数制系统——机器语言 二进制的意思是基于两个数字 这些二进制数或二进制表示0和1
十进制的特点是逢十进一 (1010)10=1×103+0×102+1×101+0×100 二进制数逢二进一 (1010)2=1×23+0×22+1×101+0×20=(10)10 十六进制逢十六进一 (1010)16=1×163+0×162+1×161+0×160=(4112)10
十进制转二进制 方法一: 列:125 余数倒排 125%2 1 62%2 0 31%2 1 15%2 1 7%2 1 3%2 1 1%2 1 0
最后倒过来排列
即125=1111101B
方法二: 1 1 1 1 1 1 1 1
128 64 32 16 8 4 2 1
125-128 0 125-64 1 61-32 1 29-16 1 13-8 1 5-4 1 1-2 0 1
*正排即:*125=1111101B
二进制数转换八进制数:3位一转换
例:011 111 111 3 7 7
二进制转换十六进制数:4位一转换
例:1010 1110 A E
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11111022211333100444101555110666111777100010881001119910101210A10111311B11001412C11011513D11101614E11111715FIP地址:
IPv4由32位二进制数组成,一般用点分十进制来表示 IPv6由128位组成,一般用冒号分隔,十六进制表示
IPv4地址由两部分组成: 网络部分(NETWORK)
主机部分(HOST)
例:192.168.0.25 网络部分(192.168.0) 主机部分(25)
IPv4分为私有网络地址和公有网络地址 公有网络地址是指在互联网上全球唯一的IP地址。
A类地址范围:(0xxxxxxx),1.0.0.1~126.255.255.254 A类地址= 网络部分+主机部分+主机部分+主机部分 (有类边界)默认子网掩码为/8,即255.0.0.0
B类地址范围:(10xxxxxx),128.0.0.1~191.255.255.254 B类地址= 网络部分+网络部分+主机部分+主机部分 默认子网掩码为/16,即255.255.0.0
C类地址范围:(110xxxxx),192.0.0.1~223.255.255.254 C类地址= 网络部分+网络部分+网络部分+主机部分 默认子网掩码为/24,即255.255.255.0
D类地址范围:(1110xxxx),224.0.0.1~239.255.255.254 用于组播通信的地址
E类地址范围:(11110xxx),240.0.0.1~255.255.255.254 用于科学研究的保留地址
以127开头的IP地址都代表本机(广播地址127.255.255.255除外),127.0.0.1为本机回环地址 169.254.0.0~169.254.255.255 DHCP服务失效时分配的地址
私有网络地址是指内部网络或主机的IP地址,IANA规定将下列的IP地址保留用作私网地址,不在Internet上被分配,可在一个单位或公司内部使用。RFC1918中规定私有地址如下:
A类私有地址:10.0.0.0~10.255.255.255 B类私有地址:172.16.0.0~172.31.255.255 C类私有地址:192.168.0.0~192.168.255.255
子网划分 网段组成:网络地址,可用IP,广播地址
例: 192.168.1.189/24 网络号:192.168.1.0 可用IP:192.168.1.1~192.168.1.254 广播地址:192.168.1.255
子网划分的问题,把IP地址的位数、网络位数、主机位数、子网掩码的位数这几个概念搞清楚,就会觉得挺简单的。
IP地址位数=网络位数+主机位数=32位。子网掩码的位数就是网络的位数。
A类网络的网络位数是8位,子网掩码就是1111111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换算成二进制表示为255.0.0.0。
B类网络的网络位数是16位,子网掩码就是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000000,换算成十进制表示为255.255.0.0。
C类网络的网络位数是24位,子网掩码就是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换算成十进制表示为255.255.255.0。
32个二进制 对应IP地址的网络部分用1表示 对应IP地址的主机部分用0表示
IP地址和子网掩码作“与”运算得到网络地址 0和任何数相与都等于0 1和任何数相与都等于任何数本身
192.168.1.189/26 11000000.10101000.00000001.10 111101 IP地址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000000 子网掩码(将网络部分全部变成1,主机部分全部变成0)
11000000.10101000.00000001.10 000000 网络地址(通过IP地址对照子网掩码进行“的运算”之后得出) =192.168.1.128
将主机部分位全部置1得到广播地址 11000000.10101000.00000001.10. 111111 广播地址 =192.168.1.191
子网数=2的n次方,其中n为子网部分位数,例:/26,n=26-24 主机数(可用IP)=2的N次方-2,其中N为主机部分位数:N=32-26
代表子网数有4个,每个子网数有62个可用IP。
192.168.1.0/24/25/26/27/28/29/30/31/32子网掩码0128192224240248252254255子网个数1248163264128256IP数量2561286432168421可用IP2541266230146211192.168.1.100/32表示为一个固定I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