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d文件的作用请参考文章linux下/var/run目录下.pid文件的作用
redis是内存数据库,如果没有进行持久化,则数据会断电即失!
save 900 1 #若900s内,至少有一次key进行了修改,则进行持久化操作 save 300 10 #若300s内,至少有十次key进行了修改,则进行持久化操作 save 60 10000 #若60s内,至少有一万次key进行了修改,则进行持久化操作 stop-writes-on-bgsave-error yes #若持久化出现异常,是否继续工作 rdbcompression yes #是否压缩.rdb文件,需消耗CPU资源 rdbchecksum yes #保存.rdb文件时进行错误指令检查 dbfilename dump.rdb #.rdb文件名 div ./ #.rdb文件存放路径也可以用命令来临时设置密码(重启redis后密码失效)
config get requirepass #获取密码 config set requirepass <password> #设置密码,设置后其他客户端访问redis时会提示无权限,需要验证密码 auth <password> #验证密码后可正常访问redis,进行操作aof重写:指在aof文件达到一定大小后,重新将整个内存写到aof文件中以反映元素的最新状态(避免频繁修改变量导致命令冗余)
no-appendfsync-on-rewrite no #设置在aof文件重写时是否停止aof写入操作 #no aof文件重写和aof文件写入同时进行,数据较为安全,不易丢失但会抢占大量IO造成系统延迟或阻塞 #yes 相当于将appendfsync设置为no, 主进程不进行磁盘操作只写入缓冲区,当重写操作结束后再磁盘同步, #不会造成系统阻塞,但当redis突然宕机,会丢失最多30s的数据 auto-aof-rewrite-percentage n #aof重写文件增长比例大小为n auto-aof-rewrite-min-size 64mb #将aof初始化时的文件重写最小文件大小(第一次重写), #以后的重写不再按照这个值来触发重写机制关于主从复制的配置将在学习笔记(十二)redis主从复制中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