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中,未来在自己手里,而不是公司

it2025-08-31  6

一、团队和公司

“团队,就是那些能够带来比每一个成员单独产出之和还要大产出的那些组织。”

“公司,能够无中生有的带来额外收益的一种经济组织,每一个成员的收入取决于他对团队的边际贡献。”

资本家出钱,将单个劳动力汇总起来形成了公司。

再明确分工、流程,并按工作性质组成团队,使得每个人各司其职,产生的部分收益再给到劳动力,剩下都是资本家的,这就是公司的基本运作原理。

当然,这也产生了个问题。

01

资本和劳动力,谁是强者?

以前的我认为,资本家也就是老板,它才是强者。

因为雇佣我的是他,发工资的也是他。

但在现实中,跟合同上反映出来的却刚好是相反的。

只要我们进到这家公司,过了试用期后,劳动者往往占据了上风,成为了强者。

要知道,工作中偷懒很容易,假装卖力很容易,多吃多占也很容易。

那么,劳动者也就是我们的利益,到底是什么?

02

让自己在市场上增值

我个人很喜欢罗振宇老师的一句话:“不要为公司做贡献,你的贡献是因为你自己要成长,顺带为公司带来价值。”

说实话,我们工作时会遇到各种不会不懂的内容,举几个我的例子。

(1)产品设计能力差

那就自己报班学课,工作中多与同事交流沟通,一次比一次做得更好。

(2)不懂数据库和 SQL

自己看书学习,实践的时候多像程序员同事请教,用得多了也就会了。

(3)不懂数据埋点

刚接触这块自己完全不懂,而且公司的同事也没有经验。

于是,我就去向懂这块的朋友请教,做到基本的了解再回到公司不断的实践总结。

要知道,工作中遇到不会的不要紧,重点是明确背景、搞清楚目的,想办法解决它。

过程中即完成了任务,又获得了成长,何乐而不为呢?

二、工资与收入

“工资是由市场的力量、市场的规律来决定的,而不是由老板的慷慨或者由老板的贪婪决定的。”

简单说,无论当下公司给你的薪资或高或低,等你再回到职场求职,你的价值与薪资会重新匹配。

高估或低估,只是短暂的。

当然,这里也会有一个误区。

01

并不是能力越强,工资就越高

很多人包括我会觉得,自身能力还不错,但公司却不付相匹配的工资。

很多时候,公司并不需要那么强的人,因为公司就需要拧螺丝的人,虽然你会造航母但公司实际用不上。

站在经济学的角度来说:“一个人的薪资回报,应该跟他带来的边际收益相符。”

如果你觉得公司钱少、事多、项目价值低,你完全可以跳槽。

但为什么不呢?是因为成本太高吧,比如:

(1)我进来还不到 1 年,去找下份工作会影响我未来履历的质量。

(2)当下环境不好,现在还不能跳槽,最起码要等拿了年终奖吧。

理由千千万,最终都要看离开这件事的边际成本,是否能高于你获得的边际收益。

02

收入的几种曲线

接下来,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看待工资收入这个问题。

你目前工作的前景,与图中哪条颜色的曲线相匹配?

              

(1)蓝线(早工作、早收益、低风险、稳收入)

(2)红线(大部分收入集中在中青年以前)

(3)绿线(大部分收入集中在中青年以后)

拿我所在的互联网行业为例,公司的每个团队中,可以大致分为:决策者和执行者两类人。

如果决策者制定的策略有问题,团队则会按照错误的路线执行,成本会非常大。

而我所在的产品经理的岗位职责中,最核心的要求,就是做好决策。

设计、程序、测试等角色负责执行落地。

但是,初级产品经理往往因为经验、视野、能力等因素,做出的决策大概率都是“错”的。

即使它是对的,也受到环境、行情的影响,达不到预期的盈利目标。

所以要培养一名合格产品经理的成本,得加上那些执行者角色的人力成本,而且没个 3-5 年的时间下不来。

因此对初入职场的我来说,项目的价值,以及是否能主导产品其实比薪资更重要。

从收入曲线上来看,更倾向于绿色这条线,虽然我们的薪资并不是负值。

当然,你也可以问问自己,在当下的公司,什么对你的未来更重要呢?

三、穷人职工的未来

“什么叫穷人?没有前途的人,才是真正的穷人。”

假如一个人的前途用下面这张图表示,一直处于静默期的人,就是没前途。     

说实话,找到自己成长的里程碑容易,但要能坚持着走下去,触达到那跟成本线,可是很不容易的。

而我们在成长进阶中,要么是没找准里程碑,要么是在触达成本线之前就放弃了。

要知道,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运气和努力是要并存的。

那么,我们能为此做些什么呢?

01

寻求自我提升,是最基础的里程碑

投入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学习,抓住在公司每一个有价值的工作。

实践中的成长,比我们闷头自学更重要。

在实践的过程中,找准自己要深耕的行业和领域,持续不断的努力。

毕竟,工作是我们在社会安身立命的基础。

02

学会借力和搭顺风车,加快触达成本线

穷人之所以是穷人,是因为它做的事情无法获得线性或指数级的收益。

随着社会的进步,想搭上这个顺风车还是有很多方法的。

用文章连接世界、用视频传达生活、用耐心投资未来,方式千万种,要学会找到适合自己的。

谁都想赚钱,但又有多少人真的去赚钱了?

写在最后

结尾还是老样子,对上面提到的观点做个总结。

(1)相比老板,虽然劳动者的自由度更高属于强者,但要避免被时间和混子上级磨灭自己前进的热情。我们要持续的增长,才能在未来市场上获得更强的竞争力。

(2)能力与薪资永远不匹配,但人要关注自己未来的收益。

(3)“穷人”的未来,学习和提高是你是否能搭上社会进步这辆顺风车的基础。单拿投资理财来说,同样是 20% 的收益率,10 万和 100 万的差距,可是很明显的。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