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17-面向对象基础总结1.0

it2025-08-18  8

在这里插入代码片=================================== day17 面向对象 =======================================

第一节:编程思想:

"""""" # 1.面向过程编程(穷人) # 一遇到问题马上想到的是怎么用算法或者步骤(逻辑)直接解决问题。 - 逻辑 # 2.函数式编程(小资) # 寻找有没有函数能直接解决这个问题,没有就自己定义一个。- 函数 # 3.面向对象变成(土豪) # 一遇到问题马上想到有没有一个对象具有解决这个问题的能力,如果有直接用,没有就创建一个。 - 类和对象

第二节:类和对象:

""" 类就是拥有相同功能和相同属性的对象的集合 对象就是类的实例 - 具体的一个例子(个体) """ # 定义类 - 用代码描述清楚这个类是拥有那些相同与那些相同属性的对象集合 """ a.语法: class 类名: 类的说明文档 类的内容 b.说明: class - 关键字;固定写法。 类名 - 程序员自己命名 要求是标识符,而不是关键字。 规范:驼峰式命名并且首字母是大写。不使用系统函数名,类型名,模块名。 说明文档 - 本质就是使用三个双引号开头和结尾的注释。 类的内容 - 主要包括方法(对象方法,类方法和静态方法)和属性 方法:本质就是定义在类中的函数,是用来对类的功能进行描述。 属性:本质就是在类中保存数据的变量,是用来对类的属性进行描述。 """ # 例子: class Person: """ 描述类的内容和使用说明 """ def _sleep(self): print('人在睡觉') def _eat(self): print('人在吃饭') # 3.定义对象 """ 类名() """ p1 = Person() p2 = Person() print(p1, p2)

第三节:对象方法:

""" 方法就是定义在类中的函数。 1.什么是对象方法: 怎么定义:直接定义在类中的函数。 怎么调用:通过"对象.方法名"的形式来调用。 特点是说明:自己带参数self,对象调用方法的时候参数self不需要传参,系统会自动将当前对象传给self。 """ # 定义类 class Dog(): def eat(self, food = '骨头'): print(f'狗吃{food}') def names(self): print() """注意:使用类调用 - Dog.eat()是self需要重新传参,self失去作用。""" # 创建一共Dog类的对象。 d1 = Dog() d2 = Dog() # 通过对象调用的对象方法。 # d1.eat() # self自动传参,将d1的地址传给self。 d1.names()

第四节:构造方法:

""" # 构造函数(方法) 函数名和类同名,专门用来创建对象的函数就是构造函数(方法)。 python在定义类的时候,系统会自动创建这个类对应的构造函数。 python中调用构造函数创建对象的时候内部会完成三个操作: a.调用__new__方法创建对象。 b.用创建好的对象调用__init__方法,对对象进行初始化操作。 c.返回初始化完成后的对象。 """ """ def Person(*args, **kwargs): 对象 = 创建对象(调用__new__函数创建对象) 对象.__init__(*arg, **kwargs) return 对象 """ # __init__方法 """ 魔法方法:类中方法名用__开头和__结尾的方法就叫魔法方法。其不需要程序员主动调用,系统会在特定情况下,自动调用。 __init__:每次通过类创建对象的时候,系统都会自动调用这个方法。 创建对象的时候构造函数有没有参数有几个看对应的init方法除了self以外有没有额外的参数有几个。 如果需要给类添加init方法注意保证方法名是__init__,以及方法的性质的对象方法就可以了。 """ class Person: def __init__(self): print("init方法被调用") p = Person() # 创建对象的时候是调用的类里面的默认Person函数。 p1 = Person() # 自动调用init方法。

第五节:属性

# 1.属性 """ 类中的属性分为:类属性和对象属性两种 a.类属性 — 类属性又叫类的字段。 怎么定义:直接定义在类中的变量就是类属性。 怎么使用:通过’类.属性‘的方式使用。 什么时候用:属性值不会因为对象不同而不一样的时候就可以使用对象属性。 """ class Person: num = 61 # 类属性,不会因为对象不一样而改变。 def func1(self): print(Person.num, Person.a) a = 'abc' # 类属性 # 使用类属性 print(Person.num) d1 = Person() d1.func1() """ b.对象属性 怎么定义:以'self.属性名 = 值'的形式定义在__init__方法中。 怎么使用:以 '对象.属性' 的形式来使用 什么时候用:属性值会因为对象不同而不一样,这样的属性就可以定义成对象属性 """ class Person1: num = 61 # 类属性,不会因为对象不一样而改变。 def func11(self): print(Person.num, Person.a) a = 'abc' # 类属性 # def __init__(self): # self.name = "1" # self.age = "2" # self.sex = "3" # 使用对象属性。 # p1 = Person1() # print(p1.name, p1.age, p1.sex) def __init__(self,n, g='男'): self.name = n self.age = "2" self.sex = g # 使用对象属性。 p1 = Person1('小红', '女') print(p1.name, p1.age, p1.sex) # 练习:定义一共点类,属性:z坐标,y坐标,方法:以'x': ?,'y': ?的形式打印点的信息。要求创建点对象的时候可以给坐标赋值,如果不赋值,则xy坐标都为0。 class Spot(): def __init__(self,x, y): self.x = x self.y = y # def zuobiao(self, x=0, y=0): # self.zx = x # self.zy = y def distance(self, other): return ((self.x - other.x)**2 + (self.y - other.y)**2)**0.5 p1 = Spot(4, 5) # print(p1.zx, p1.zy) # print(f'"x":{p1.zx}', f'"x":{p1.zy}') p2 = Spot(3, 4) # p2.zuobiao(20,30) print(p1.distance(p2))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