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常用目录 * /proc/:唯一保存于内存的目录 * /tmp/临时文件 * /lib/函数库/lib64/
2.vi编辑器三种模式 输入模式—a,i,o----命令模式------“:”-----末行模式 esc退出 注: 1. a(add): a–光标后追加 A–行后追加 2. i(insert): i–光标前追加 I–行前追加 3. o(other):o–另起一行在下面追加 O–上一行另起追加 4. set nu:显示行号 set no nu:不显示行号 5. u:撤销 G:末尾 gg:开头 5 gg:第五行
3.联网下载软件包方式 wget 网址 4.yum库安装
umount /dev/cdrom //推出挂载光盘 mkdir /media/cdrom //创建目录 mount /dev/cdrom /media/cdrom/ //挂载到新建目录 cd /etc/yum.reps.d/ //切换目录 ls //查看 mkdir bak //创建目录 ls mv *o bak/ //把所有repo文件挪进bak ls cp bak/*M* . //复制CentOS-Media.repo到当前目录 ls vim CentOS-Media.repo //打开配置文件 name=Description#一个描述,随意。 baseurl=#设置资源库的地址,可以写阿里云也可以是自己的yum ftp:// http:// file:/// enabled={1|0}#enabled=1开启本地更新模式 gpgcheck={1|0}# gpgcheck=1表示检查;可以不检查gpgcheck=0 gpgkey=#检查的key;如果上面不检查这一行可以不写。 修改gpgcheck=0,enabled=1(必改) cd yum clean all //清楚本地缓存 yum makecache //重建本地缓存5.源码安装软件操作
1.下载源代码编译环境(支持c语言) gcc,gcc-c++,make 2.步骤 1)tar解包(解压缩) 2)./configure配置(设置安装模块) 3)make编译(生成二进制执行文件) 4)make install安装(复制二进制文件到系统,配置应用环境) 5)测试维护 3.具体命令
tar xf httpd-2.2.17.tar.gz -C /usr/src/ //解压到指定目录 cd /usr/src/httpd-2.2.17/ //进入目录 ./configure //进入配置 ./configure --prefix=/usr/local/httpd //指定安装目录配置 make make install /usre /local/httpd/bin/apachectl start //开启服务 curl 127.0.0.1 //自己访问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