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product sense
先抛出几个问题,在面试和工作中,作为数据分析师,尝尝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你会用什么样的指标评价一款产品?如何评价推荐算法的效果?如果一款产品需要上线一个新功能,你觉得是否有必要?
有人就说了?我是面试数据分析,或者从事数据分析的工作?你问我或者要求我解决一些关于产品业务的问题,数据分析师不是处理EXCEL,SQL,PYTHON,R语言,敲代码,可视化数据就行了嘛?为了了解这个问题,我们从数据相关的职业进行剖析!在人人喊大数据的时代,对于职业的了解和自我定位至关重要。
数据分析,简单来说,就是收集、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但是,在收集整理分析数据这条链路上又是有不同的职业分工和侧重点。数据收集(手埋点、爬虫工程师、调研人员)-——数据传输(网络、通信)——数据存储(硬件、数据库、存储结构、服务器、数据清洗)——数据挖掘(算法、性海量数据挖掘)——数据分析(数据支持、数据驱动、增长黑客)。所以看得出数据分析,是支持业务过程的。所以,数据分析师既然是要支持业务决策的,必然需要了解产品业务,我们这里的product sense指的就是产品业务能力。下面给出两个比较术语的解释。
product sense:the ability to understand what makes a great product!
我个人理解这段话细分有三个层次:
理解产品逻辑,对用户价值,对公司的价值;
定义产品指标,评估产品,发掘产品洞见;
从数据中发现问题,提供改进方案;
二、如何提高product sense?
面试和工作中,常常被问到你定义一些指标,用数据量化一下我们现在这款产品现状和提升点在哪里。有的人可能直接一上来就说这里加个新的按钮,那里加个新的模块。暂且先不提,他的答案对不对,我们首先需要这样做的理由,而作为数据分析师,数据就是我们的依据,数据分析过程就是我们的逻辑,而数据分析的逻辑,就来源于产品逻辑和对这款产品的理解,所以下面通过一个案例讲解一下什么是产品逻辑。
我们以打车软件为例,首先我们要明确这款软件产品的目的,即是这款软件解决了用户什么问题,可以给公司带来什么价值。这款打车软件,一句话概括就是,连接了乘客和闲置司机,是一个打车平台,开发者可以通过手续费等过得盈利。至于,这款软件对于乘客和司机的好处,上图中已经说明,这里不再写出!主要还是那个问题,这款产品最终能够解决用户什么问题,能给公司什么价值。
第二步骤,在解决用户问题以后,我们需要分析现有产品的功能能否满足,哪些部分需要提高。打车软件,用户路径就是(进入主页——选择目的地——附近司机——司机接单——跟司机沟通——路途中——到达目的地——自动扣款)。这其实是一个漏斗(数据分析思维的一种),作为数据分析师,我们就可以分析每一步的转化率和行业水平进行对比(对比思维),提高产品转化率。这是乘客侧的分析。
说完乘客侧的指标,我们按照同样的思路,可以理解司机侧的分析思路。大家可以作为一个思考点,独立思考一下。
三、总结
本文主要讲了两个问题,第一个什么是product sense?作为数据分析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要求和能力?第二个是分析思路案例,当然,这里举的例子比较简单,但是也涉及到一些分析思维(漏斗思维、逻辑树思维、对比思维),主要是唤醒大家思考。第三,我们如何去提高product sense?首先,可以阅读一些书籍(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运营之光,增长黑客等),一些网站(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知乎等),跟行业牛人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