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使用spring aop切面编程

it2025-07-16  12

aop概念

1、切面(Aspect) 首先要理解‘切’字,需要把对象想象成一个立方体,传统的面向对象变成思维,类定义完成之后(封装)。每次实例化一个对象,对类定义中的成员变量赋值,就相当于对这个立方体进行了一个定义,定义完成之后,那个对象就在那里,不卑不亢,不悲不喜,等着被使用,等着被回收。

面向切面编程则是指,对于一个我们已经封装好的类,我们可以在编译期间或在运行期间,对其进行切割,把立方体切开,在原有的方法里面添加(织入)一些新的代码,对原有的方法代码进行一次增强处理。而那些增强部分的代码,就被称之为切面,一般用于通用日志处理代码、事务处理、权限认证等等。

2、切入点(PointCut) 要对哪些类中的哪些方法进行增强,进行切割,指的是被增强的方法。即要切哪些东西。

3、连接点(JoinPoint) 我们知道了要切哪些方法后,剩下的就是什么时候切,在原方法的哪一个执行阶段加入增加代码,这个就是连接点。如方法调用前,方法调用后,发生异常时等等。

4、通知(Advice) 通知被织入方法,改如何被增强。定义切面的具体实现。那么这里面就涉及到一个问题,空间(切哪里)和时间(什么时候切,在何时加入增加代码),空间我们已经知道了就是切入点中定义的方法,而什么时候切,则是连接点的概念,如下面实例中,通用日志处理(切面),@Pointcut规则中指明的方法即为切入点,@Before、@After是连接点,而下面的代码就是对应通知。

5、目标对象(Target Object) 被一个或多个切面所通知的对象,即为目标对象。

6、AOP代理对象(AOP Proxy Object) AOP代理是AOP框架所生成的对象,该对象是目标对象的代理对象。代理对象能够在目标对象的基础上,在相应的连接点上调用通知。

7、织入(Weaving) 将切面切入到目标方法之中,使目标方法得到增强的过程被称之为织入。

 

aop使用方法

一、引入依赖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groupId> <artifactId>spring-aspects</artifactId> </dependency> <dependency>

二、定义一个切面类

@Aspect @Component public class MyAspect { /** * 声明切入点 * 该方法 point 的内容并不重要,方法名也不重要,实际上它只是作为一个标识,供通知使用 */ @Pointcut("execution(* com.example.demo.web.Demo.hello(..))") void point(){} /** * 目标方法调用之前调用 */ @Before("point()")//也可直接使用execution(* com.example.demo.web.Demo.hello(..)),声明切入点,只是 public void before() { System.out.println("before ..."); } /** * 目标方法返回或异常之后调用 */ @After("point()") public void after() { System.out.println("After ..."); } /** * 目标方法返回之后调用 */ @AfterReturning("point()") public void afterReturning() { System.out.println("AfterReturning ..."); } /** * 目标方法抛出异常之后调用 */ @AfterThrowing("point()") public void afterThrowing() { System.out.println("AfterThrowing ..."); } /** * 目标方法调用之后调用 */ @Around("point()") public void around(ProceedingJoinPoint pj) { try { System.out.println("Around aaa ..."); pj.proceed();//如果不调用该对象的 proceed() 方法,表示不调用原目标方法及上面的切面方法 System.out.println("Around bbb ..."); } catch (Throwable throwable) { throwable.printStackTrace(); } } }

三、增加配置@EnableAspectJAutoProxy注解(可以不做),因为springboot-autoconfiguration中已经有此注解

@SpringBootApplication @EnableAspectJAutoProxy(proxyTargetClass = true)//proxyTargetClass为true说明走CGLIB代理,否则走JDK代理 public class DemoApplicatio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pringApplication.run(DemoApplication.class, args); } }

 springboot-autoconfiguration代码如下:

  

如果要修改proxy-target-class还可以通过配置文件配置

spring.aop.auto=true spring.aop.proxy-target-class=true

 

 aop原理

1、EnableAspectJAutoProxy注解引入了AspectJAutoProxyRegistrar处理类

2、AspectJAutoProxyRegistrar类注册bean定义

3、在 AopConfigUtils.forceAutoProxyCreatorToUseClassProxying方法里标记上此类需要代理

 4、在spring注册bean时增加代理

下图是在AbstractAutoProxyCreator类的wrapIfNecessary方法中  

 下图是spring创建bean时的栈帧

在CglibAopProxy类中创建代理 

真正被增加的类会执行DynamicAdvisedInterceptor类的intercept方法

 之后的每次被拦截的方法都会执行intercept方法

 

 

ProxyFactory类

是spring对两种动态代理Proxy和cglib进行的封装

 

 

spring中代理实现代码增强几种方式

@Aspect注解ProxyFactoryBean(是一个FactoryBean)编程方式注入advisor。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