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个颇有“喜感”的热点:双十一来临前的焦虑感。
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个应该是某个电商公司程序员发的帖子吧,双十一要来了,还想要996是不可能奢望的了。吃在公司,住在公司,“不畏加班,不念下班”才是双11备战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有点焦虑感那是很正常的事情,否则那就真的是彻底的麻木的工具人了。
要么就是做电商的个体,往年双11可以撑起一年当中小半的营业额。而今年上半年在疫情当中度过,所以对双11寄予的希望更大。要想着怎么样做优惠,怎么样推广,怎么样在各家电商平台购买点流量,到底应该在哪家平台进行直播带货。这样看下来,确实要焦虑的事情还挺多的。
要么就是快递员,双十一虽然收入肯定会增加很多,但是工作压力成指数增长也不是谁都可以坦然接受的,怎么样安全平稳的度过双十一也是会让他们有一些焦虑感的。
结果,都不是的,因为相对海量的网民群体来说,电商公司程序员、卖货的电商个体户或者快递员的群体比例太小了,要形成舆论热点是没有那么容易的。
焦虑感的来源是一群网友纷纷表示:双十一来临前就会陷入一种感觉有很多东西要买但是又不知道买什么,不买吧,好像就亏了一个亿的焦虑感…… 还有一群网友虽然知道要买什么,但是被双十一的优惠规则整蒙蔽了,生怕算错了,也陷入深深的焦虑感。
我不经感慨:擦,现代人的焦虑感来得也太容易了。
调侃归调侃,不得不说,现在的双十一规则被商家玩坏了,优惠券各种复杂的计算方法和使用条件不说,甚至还搞些什么整点半点才能抢券的活动,让我无所适从。
我自己也会在618或者双十一的时候买些东西,不过我一般是如果有直接的优惠券领我也会领一张,能优惠干嘛不用呢,是吧?但是如果有太复杂的使用规则或者需要定点去抢优惠券的话,那我就不会参与了。
这个并不是因为我有钱或者装X,因为我一旦参与到这个整点抢券这个事情,我心里就会一直惦记着这个事情,到点了开始抢了,抢不到然后等下一个整点,即便抢到了的券,仔细一看,也是有各种限制,这个太影响我的精力和浪费我的时间了。
你的时间值不值钱,取决于你用你的时间去做什么。穷人思维总想着花时间省钱,富人思维永远是花钱省时间。那些富人并不是先成为富人才有富人思维的,而是先有富人思维才成为富人的。
所以没钱时也要先有富人思维的意识,要冲着自己是否需要而买,不需要的东西,再便宜买了也无用,只会徒增累赘,自己需要的东西,应该果断立刻就买。如果需要的东西暂时没钱买,那就应该努力挣钱才对,怎么努力挣钱?用你最宝贵的时间,去阅读、锻炼,提升自己,当自己有能力了,挣钱是自然而然的事。
推荐阅读:
程序员的“三十而已”
《无bug经》,转发无bug!
你点个在看,我更新就来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