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完成的事情:熟悉儿童发育评估量表及其使用方式、查阅文献完善课题设计、重大课题申报开会、完善科研工具下载与安装、运动1小时、个人成长听课学习、粤语学习半小时
全面的神经系统评估包括:重点病史采集;详细的神经系统检查;着重于可能与神经系统疾病相关特征的一般体格检查(来自up to date)。
对于婴儿和儿童,病史应包括产前暴露史和症状的信息,以及发育里程碑的评估。观察婴儿和幼儿玩耍(如,堆积木或玩耍适龄玩具时),可获得其注意力持续时间、共同注意、咿呀学语、言语、粗大运动和精细运动协调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有价值信息。这些更高级的皮层功能也可通过询问一系列符合儿童年龄的问题来进行评估。每对颅神经都可通过某种特定的感觉或运动试验来检测。通常通过观察特定的动作和反应检查婴儿的颅神经,但不太可靠。应观察患儿是否存在姿势异常和运动异常,包括静息时不对称、握拳、提示肌张力低下的蛙腿样姿势、震颤、肌阵挛或抽动。肌张力是指关节在运动范围内被动运动时感受到的阻力。肌张力低下的特点是被动运动的阻力下降以及关节过伸。肌张力过高可为痉挛性,也可以肌强直为特点。幼儿感觉功能检查通常不准确,仅能检测到明显的感觉功能障碍。年龄大于5-6岁的儿童,评估感觉功能的方式与成人相同。发育反射(又称原始反射)出现于脑发育的某个阶段,并且正常情况下随着皮质抑制功能的逐渐成熟而消失。原始反射持续时间超过正常情况下反射应当消失的时间,可能是脑瘫的早期线索。一般体格检查中的某些内容可为儿童期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提供线索。重要的特征包括:面部畸形、皮肤异常色素沉着、毛发的颜色和质地、呼吸气味、肝脾肿大,以及心脏疾病的证据。应对所有疑似脑瘫(CP)患儿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的目的在于:
•识别脑瘫的诊断性特征
•确定患儿的疾病为静止性,而非进展性或神经变性
•尽可能对脑瘫进行分类(表 3),这可提供基础病因的线索,可能提示相关疾病的可能性
•确立治疗目标和优先顺序(参见“脑性瘫痪的治疗和预后概述”,关于‘治疗目标’一节)
通常会需要长期复查。(参见上文‘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
●我们评估脑瘫患儿的方法如下(流程图 1):
•脑瘫婴儿和儿童的诊断性评估应包括神经系统和运动发育的标准化评估
•如果尚未确定病因(如,新生儿期的神经影像学检查未确定病因),则进行脑部MRI。 •根据临床和病史问题考虑是否行其他检查,可能包括:
-如果患者存在非典型症状、非典型MRI结果(如脑畸形或损伤)、畸形特征,或通过临床病史和神经影像学检查未确定病因,则进行代谢和基因检测(表 6)。
-筛查易栓症(表 4)对大多数已知或推定为围生期脑卒中的患者是没有必要的,但是如果有强烈的血栓形成家族史或如果是在围生期以外发生的脑卒中,可能需要检查。 -如果怀疑有癫痫发作,应进行脑电图(EEG)检查。
-如果出生前或围生期病史有提示,进行感染诊断性检查(TORCH滴度)(表 5)。(参见“TORCH感染概述”)
•应筛查所有脑瘫患儿是否存在通常相关的疾病,包括智力障碍、眼科异常、听力障碍、言语和语言障碍以及生长障碍。(参见“脑性瘫痪的临床特征和分类”,关于‘相关病况’一节)
●脑瘫的诊断是根据一系列临床表现做出的;仅有某一项临床表现通常不足以确定脑瘫的诊断。诊断脑瘫的关键特征包括(参见上文‘诊断’):
•运动发育和姿势异常
•脑损伤为永久性、非进展性
•运动障碍是由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儿脑部出现损伤引起的
•运动障碍导致功能性能力和活动受限
•运动障碍常伴有继发性肌肉骨骼问题、癫痫和/或感觉、知觉、认知、沟通和行为障碍
●脑瘫的典型症状和体征可能见于其他疾病,包括神经变性疾病、遗传性代谢病(表 6)、脑或脊髓发育性或创伤性损伤、神经肌肉障碍或运动障碍以及肿瘤。(参见上文‘鉴别诊断’)
师兄设计的很好,可以学习其设计思路,从申报指南出发,整合目前已有的资源,搭建出整体框架后,通过确定需求和合作方进行匹配 申报设计分层级进行:临床基础研究–核心技术研究–应用开发研究–应用示范
昨天晚上和室友进行了卧谈会,虽然对她提了比较多的建议,但是事后反思我在表达方面存在自己的问题,希望以后注意改变
出发点:明确自己的角色,作为室友,我是和她同一阵线的,应该多一些鼓励和建议,少一些批评关系维护 :从关系的角度,放正自己的位置,不要过度操心,导致言语有些严格,气氛严肃表达方式:如何巧妙的、温和的、让人容易接受的理解自己的观点,这个还需要好好修炼推己及人:注意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把今天学到的“情感触动”、“接纳自己”的原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为人处世 在今后某些场合也要学会不要锋芒毕露,不要过度表现自己,不要招摇。古语:“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以万物为参照,可洞观一己之不足。”禅语中说:“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 自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