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基础(第二章)Linux常用命令和权限设置

it2025-04-03  11

简单命令

man [命令名] #查看该命令的帮助 ifconfig #查看网卡信息 clear #清空屏幕信息,快捷键是:ctrl + L pwd #打印当前所在的目录 cd #移动到指定目录(文件夹)下 cd .. #返回上级目录 hostname #查看主机名

查看文件夹命令

ls #列出当前目录下的所有文件-l,表示以详细信息显示 加-a,表示查看所有文件,包括隐藏文件 加-d,表示查看指定的目录信息,不再显示目录下的所有文件 ll是ls -l的别名,功能是一样的,所以通常我们是用ll命令代替ls -l

创建文件

touch

touch file2.txt #在当前目录下创建文件file2.txt touch /opt/file2.txt #指定在/opt目录下创建文件file2.txt

echo

echo “ggg” >> test.txt #当前目录下创建test.txt,并添加内容ggg

在需要向某文件追加内容时也可以用echo

创建目录

mkdir dir1 #在当前目录下创建 mkdir /opt/dir2 #指定在/opt目录下创建目录 mkdir -p dir/dir2 #加-p表示同时创建父级目录

删除目录和文件

rmdir dir1 #删除dir1目录,注意只能删除空目录 rm -r dir #加-r表示删除的是目录,可删除非空目录 rm -rf dir #加-f表示删除文件的时候不在询问是否删除,默认选是,可删除非空目录 rm -f file1.txt #删除文件不要加-r

拷贝文件

cp yum.log /opt/yum.log.copy #把yum.log拷贝到/opt目录下,并且重命名为yum.log.copy cp *.txt /opt/dackup/ #把当前目录下所有以.txt结尾的文件拷贝到/opt/dackup/下 cp * /opt/dackup/ #把当前目录下所有文件拷贝到/opt/dackup/下

移动或重命名文件

mv test.txt /opt/ #把test.txt 移动到/opt目录下 mv yum.log_copy rename #将yum.log_copy重命名为rename

vi编辑文件

vi /opt/data/test.txt #打开文件/opt/data/test.txt dd #删除光标所在的行 3dd #删除从光标开始的3行 ZZ #保存编辑内容 x #删除光标所在出的字符 o #在光标所在行的下一行进行插入 yy #复制光标所在行 3yy ##复制从光标开始的3行 p #粘贴 u #取消操作

按“i”进入编辑模式,按ESC退出编辑模式

:wq #保存编辑并退出 :q #未编辑退出 :q! #不保存退出 :w filename #保存编辑内容到filename文件 :wq filename #保存编辑内容到filename文件并退出

查看文件

1、cat:一般用于查看内容较少的文件

cat file1 #查看file1的内容 cat file1 file2 #按顺序显示file1,file2的内容 cat file1 file2>file3 #把file1和file2的内容重定向到file3中并显示

2、more:一般用于查看内容较多的文件,按空格翻页,按字母q,查看终止 3、less:一般用于查看内容较多的文件,按上箭头向上翻页,按下箭头向下翻页 4、head:从文件头部开始查看,可以指定显示几行

head -10 /etc/service #显示头10行内容

5、tail:从文件尾部开始查看,可以指定显示尾部几行

tail -5 /etc/service #显示尾部5行内容

权限及权限修改

用户种类

1、root用户,超级管理员,只有一个; 2、普通用户,自己创建的用户 3、系统用户,与一般使用无关,了解即可 查看linux系统当前拥有哪些用户:

more /etc/passwd

切换用户

root用户具有最高的权限,但是一般不用root用户来登录和操作,有时需要相关权限时才切换到root用户

su - root #切换到root用户 sudo chown hadoop:hadoop /opt/datas/test.txt #sudo可以临时使用root权限且不切换用户

文件及目录权限

drwxr-xr-x. 6 root root 100 May 8 19:32 yum -rw-r--r--. 1 root root 970 Nov 15 2016 yum.conf

上面的d表示目录,rwxr-xr-x是对目录yum的权限描述(r读,w写,x执行,-无权限),6表示它的链接数,第一个root是该目录的所有者用户,第二个root表示该目录的所有权组。rwxr-xr-x每3个字符为一组,第一组是所有者的权限,第二组是所属组的权限,第三组是其他用户的权限。

修改权限

1、数字法修改权限的命令 文件权限的数字表示:

权限数字r4w2x1-0 chmod 750 file1 #把file1的权限改为所有者读写执行,所属组读执行,其他用户没有权限 chmod -R 750 /opt/datas/ #把目录/opt/datas/的权限改为所有者读写执行,所属组读执行,其他用户没有权限

2、直接修改文件或目录的所有者和所有组

chown hadoop:hadoop file1 Chown -R hadoop:hadoop /opt/datas/

tar包的操作

在linux系统中文件、目录乃至系统都是可以打包的,打包之后以tar包的形式存在,后缀名为.tar,而tar包可以进一步压缩,完成压缩后生成后缀名为.tar.gz的文件,相当于windows系统的压缩包。 1、打包操作:

tar -cvf dir1.tar dir1/ #把目录dir1/打包为dir1.tar tar -cvf dir1txt.tar dir1/*.txt #把dir1/下的所有txt文件打包为dir1txt.tar

既然后打包,就有解包 2、解包操作:

tar -xvf dir1.tar -C /opt/ #把dir1.tar解包到/opt目录下,重新指定目录必须加-C,否则就不要指定目录,直接解包到当前目录

3、压缩操作:

gzip dir1.tar #把dir1.tar压缩为dir1.tar.gz,完成操作后原来的文件会消失 gzip test.txt #把test.txt压缩为test.txt.gz,完成操作后原来的文件会消失

4、解压操作:

gzip -d dir1.tar.gz #把dir1.tar.gz解压为tar包,完成操作后原来的文件会消失

5、打包压缩或解压解包一步完成: 此操作用到的是tar命令,有几个重要参数:

参数意义c打包x解包v显示打包或解包的过程,可省略f指定文件的参数,后跟需要操作的文件的路径z既是解压也是压缩,与x或c搭配使用 tar -zcvf dir1.tar.gz dir1/ #把目录dir1打包并压缩为dir1.tar.gz tar -zxvf dir1.tar.gz -C /opt/dir1/ #把dir1.tar.gz解压解包到/opt/dir1/中

下载安装和卸载软件

yum命令

yum -y install [软件名称] #下载并安装指定的软件,-y表示安装软件时默认选是,前提是保证网络环境畅通 yum list | grep 'jdk' #筛选名称中带有jdk的软件,既显示本地符合条件的已安装软件,也显示远程的符合条件的软件 yum -y remove [软件名称] #卸载指定的软件,-y表示不再询问,默认选是

rpm命令

rpm -ivh [软件名称] #安装,相较yum的安装,rpm的安装很少用到 rpm -e --nodeps [软件名称] #卸载指定的软件,--nodeps是卸载时不考虑软件依赖性 rpm -qa | grep 'jdk' #筛选名称中带有jdk的软件,仅从本地已安装的软件中筛选

具体使用方式

在日常使用场景中,往往先使用rpm -qa | grep 'xxx'查看软件是否已经安装,如果已经安装的软件版本过低或有同类软件代替,用rpm -e --nodeps [软件名称]或yum -y remove [软件名称]将原来的软件卸载,再使用yum -y install [软件名称]进行下载和安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