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的搭建和配置 Redis是一个高性能的key-value数据库,和memcached类似,但它支持存储的value类型更多。与memcached一样,为来保证效率,数据都是缓存在内存中。
Redis和Memcahced的区别: 1、Redis和Memcached都是将数据存放在内存中,都是内存数据库。不过memcached还可用于缓存其他东西,例如图片、视频等等; 2、Redis不仅仅支持简单的k/v类型的数据,同时还提供list,set,hash等数据结构的存储; 3、虚拟内存–Redis当物理内存用完时,可以将一些很久没用到的value 交换到磁盘; 4、过期策略–memcached在set时就指定,例如set key1 0 0 8,即永不过期。Redis可以通过例如expire 设定,例如expire name 10; 5、分布式–设定memcached集群,利用magent做一主多从;redis可以做一主多从。都可以一主一从; 6、存储数据安全–memcached挂掉后,数据没了;redis可以定期保存到磁盘(持久化); 7、灾难恢复–memcache挂掉后,数据不可恢复; redis数据丢失后可以通过aof恢复; 8、Redis支持数据的备份,即master-slave模式的数据备份; redis哨兵模式的搭建: 集群环境: 172.16.16.40 redis主 172.16.16.50 redis从 172.16.16.60 redis哨兵 第一步:安装前的准备工作(全部服务器都需要操作)
1、关闭centos防火墙,实际生产环境可以对外开放端口号 2、安装gcc编译的环境 命令:yum install -y gcc gcc-c++ 确认是否安装成功 命令:gcc -v 3、调整内核(全部服务器都需要操作) vim /etc/sysctl.conf net.core.somaxconn = 1024 vm.overcommit_memory = 1 sysctl -p(刷新内核参数) echo never > /sys/kernel/mm/transparent_hugepage/enabled source /etc/rc.local (这是为了解决redis启动是的内核报错)第二步:开始安装redis
1、上传redis-4.0.5.tar.gz的安装包到/usr/local/src目录下 2、解压这个包到当前目录下 解压命令:tar zxvf redis-4.0.5.tar.gz mv redis-4.0.5 redis 4、进入这个目录下,直接编译即可 cd redis 命令:make 命令:make instal(在编译make之后使用make instal再次编译) 5.启动redis 命令:redis-server 后台启动命令:redis-server /usr/local/src/redis/redis.conf 验证redis是否正常启动(端口号6379) 命令:ps -ef | grep redis第三步:配置redis的主从配置文件
修改redis主配置文件(172.16.16.40) #bind 127.0.0.0 这行注释掉就行才能实现不同机器之间的通信 daemonize on 改为 yes 意思是开启后台运行 logfile "/usr/sdb/redis/log/redis.log" 设置日志文件的路径可以自己新建一个(log目录来存放redis.log日志) masterauth “123456” 配置密码为123456 requirepass “123456” 配置密码为123456 修改redis从服务器(172.16.16.50) #bind 127.0.0.0 这行注释掉就行才能实现不同机器之间的通信 daemonize on 改为 yes 意思是开启后台运行 logfile "/usr/sdb/redis/log/redis.log" 设置日志文件的路径可以自己新建一个(log目录来存放redis.log日志) masterauth “123456” 配置密码为123456 requirepass “123456” 配置密码为123456 slaveof 172.16.16.40 6379 依赖的主机IP和端口号 注意:redis主服务器和redis从服务器的密码要设置成一样,要不然后面的设置的哨兵就会有问题。第四步:启动各节点的redis,看是否能实现通信
启动命令:redis-server /usr/local/src/redis/redis.conf 连接客户端:redis-cli -c -h 172.16.16.40 -p 6379 输入密码命令:auth + 你设置的密码第五步:查看角色信息
命令:role Redis主服务器 Redis从服务器第六步:测试主从的通信
命令:set name 自定义名称(添加一个键值对) 查看name命令:get name Redis主服务器:在redis从服务器上查看ky值 注意:无哨兵模式时可以使用命令:slaveof on one可以把备的redis服务器手动切换成为主模式
第七步:配置哨兵模式
1、修改redis目录下的sentinel.conf配置文件: Protectde-mode on 把这行打开,让哨兵通信 Sentinel monitor mymaster 172.16.16.40(redis主服务器ip地址)6379 1 Sentinel auth-pass mymaster 123456 这里是配置集群的密码 logfile /usr/sdb/redis-4.0.5/logs/sentinel.log 日志文件配置 2、启动redis哨兵 命令:redis-sentinel sentinel.conf 后台运行命令:redis-sentinel /usr/local/src/redis-4.0.5/sentinel.conf 3、测试是否可以主备切换先在redis主服务器上添加一条数据 在从redis服务器上查看该数据现在让redis主服务挂掉,看redis从服务器是否能切换为master模式
查看sentinel日志文件 查看redis从服务状态 插入一条数据开启原先的redis主服务器看是否能同步 开启源redis主服务器(172.16.16.40)查看数据是否可以同步 主备切换成功数据可以同步redis哨兵模式配置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