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资

it2025-01-11  7

小学教资_学生指导

一.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1.身心发展的概念2. ==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2.1内发论(内在需要)2.2外铄论(外在环境)2.3多因素论 3.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3.1遗传3.2环境3.3个体主观能动性3.4学校教育 4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教育启示==4.1顺序性4.2阶段性4.3不平衡性4.4互补性4.5个别差异性 二.小学生的学习1.学习的实质2.学习的分类2.1加涅:学习结果(低频)2.2奥苏贝尔:学习性质与形式(低频) 3.学习理论3.1行为主义3.2认知主义3.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3.4人本主义 4.个体差异4.1智力差异4.2认知方式差异(无好坏之分) 5.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6.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7.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三.小学德育1.德育的含义2.德育的内容3.皮亚杰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理论3.1方法3.2儿童道德发展阶段 4.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4.1方法4.2三水平六阶段 5.小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特点6.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6.1==6.26.36.4 7.德育原则7.1导向性原则7.2疏导原则7.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7.4知行统一原则7.5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7.6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7.7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7.8因材施教 8.德育的途径和方法8.1说服教育法8.2榜样示范法8.3感情陶冶法8.4实际锻炼法8.5品德评价法(高频)8.6道德修养法 9.德育模式10.小学生品德指导10.1客观原因10.2 四.小学生安全与心理健康1.小学生的营养卫生2. ==小学儿童意外事故预防与处理== 五.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1.心理健康含义2.小学生常见心理障碍 六.小学生心理辅导1.心理辅导概述2. ==常见心理辅导方法==

一.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1.身心发展的概念

生理和心理

2. 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2.1内发论(内在需要)

      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格赛尔(双生子爬梯实验,成熟机制对身心发展起决定因素)-霍尔-高尔登

2.2外铄论(外在环境)

      荀子,洛克,华生(给我一把健康的婴儿,我能…)

2.3多因素论

3.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3.1遗传

      物质前提,为发展提供可能性

3.2环境

      把遗传提供的可能性变成现实

3.3个体主观能动性

      决定性因素,动力(逆境可以成材)

3.4学校教育

      主导:有目的,计划,老师,系统       延迟价值(滞后性),社会性规范,加速个体发展,开发个体特殊才能

4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教育启示

4.1顺序性

      不可逆(从…到…,先…后…)       教育启示-循序渐进(拔苗助长,陵节而施)

4.2阶段性

      不同阶段的特征,矛盾任务       教育启示-分阶段教学,针对性

4.3不平衡性

      速度有快有慢(身高)       教育启示:抓关键期,适时而教

4.4互补性

      身身互补,身心互补       教育启示:扬长避短,长善救失

4.5个别差异性

      和别人不一样       教育启示:因材施教(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聪明早慧,大器晚成)

二.小学生的学习

1.学习的实质

      个体(人+动物+机器人)在特定情况下由于经验和反复练习(后天,不是药物,不是本能)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改变

2.学习的分类

2.1加涅:学习结果(低频)

      言语信息(是什么)       智慧技能(怎么做)       认知策略(学习策略,怎么学习)       态度(认真,马虎)       动作技能(弹琴,骑自行车,篮球)

2.2奥苏贝尔:学习性质与形式(低频)

2.2.1学习方式       接受学习(听别人讲)       发现学习(自己操作) 2.2.2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       机械学习       意义学习

3.学习理论

3.1行为主义

      观点:形成刺激与反应的练习(刺激和反应) 3.1.1巴普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实验             条件反射(后天)-客观事物:看医生哭-语言,符号:谈虎色变-动物没有             无条件反射(本能,吃东西流口水)             条件反射基本规律:                   泛化:相同反应-分不清(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分化:不同反应-分得清 3.1.2桑代克:尝试错误说             盲目尝试-逐步减少错误-再尝试             准备律(学生预习,教师不能突袭)             练习律(做题)             效果律(反馈):最重要 3.1.3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正强化:给予-愉快(表扬,奖励)-结果:行为发生频率增加(上赛)-                   普雷马克:用喜欢的强化不喜欢的(写完作业才能看动画片)             负强化:撤销-厌恶(撤销处分,考一百分不用洗袜子)-结果:行为发生频率增加(写不完动画片不能看电视)             惩罚-体罚,谴责-结果:行为发生频率减少             消退-不予理睬-结果:行为发生频率减少             找行为-看增减-看条件 3.1.4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直接强化:你做到,别人就奖励你             替代强化:别人做到,被奖励-榜样             自我强化:你做到,自己奖励/惩罚

3.2认知主义

      观点:学习是主动在头脑内部构件认知结构 3.2.1柯勒:完型-顿悟说             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恍然大悟);学习的实质在于构造完形(整体性关系) 3.2.2布鲁纳:学习是主动形成结构(思维导图)             学什么:学课的基本结构             怎么学:发现学习             三个过程             四个原则 3.2.3奥苏贝尔:有意义的学习             实质: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建立起非人为(不随意改变)的和实质性(表述不同,意思一样)的练习             先行组织者: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单元导语-先行组织者) 3.2.4皮亚杰:             图示:认知结构(鸟有羽毛)             同化:认知不变(麻雀有羽毛.麻雀是鸟)             顺应:认知改变(鸵鸟不会飞,也是鸟)             平衡:状态,动态的(不纠结鸵鸟为啥是鸟)             感知运动(0-2):不在眼前仍存在             前运算(2-7):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我喜欢别人喜欢),万物有灵,思维不可逆,不守恒,判断只有             具体运算(7-11):重点,和前运算阶段完全相反,守恒性形成(标志),可逆             形式运算(11-16):接近成人 3.2.5维果斯基:两种发展水平             当前水平(自己独立)-----最近发展区-----潜在发展水平(在帮助下)             **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创造最近发展区

3.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知识观:知识有动态性,情境性,主观性       学生观:丰富性,差异性       学习观:主动建构性(自主),社会互动性(合作),学习情境性(探究)

3.4人本主义

      马斯洛自我实现       罗杰斯学生中心教学观

4.个体差异

4.1智力差异

      智力水平:正态分布       智力类型       能力表现早晚:聪明早慧,大器晚成       性别差异:优势领域不一样,大致相等,离散程度

4.2认知方式差异(无好坏之分)

      场独立(有主见)和场依存(察言观色)       沉思(速度慢,精度高)和冲动(速度快,精度低)       辐合(一题一解)和发散(一题多解)

5.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

5.1信任对不信任(0-1.5) 5.2自主对羞怯与怀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1.5-3) 5.3主动感对内疚感(帮别人做)(3-6) 5.4勤奋对自卑(学习)(6-12) 5.5同一性对角色混乱(正确认识自己)(12-18)

6.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6.1建立积极心理准备 6.2利用学科优势 6.3创设问题情境 6.4在一二课堂培养 6.5改进教学方法

7.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7.1课堂 7.2引导 7.3正强化 7.4开展活动 7.5家长作用 7.6个别辅导 7.7评价体系

三.小学德育

1.德育的含义

2.德育的内容

      政治教育       思想教育       道德教育       心理教育

3.皮亚杰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3.1方法

      对偶故事法

3.2儿童道德发展阶段

3.2.1前道德(自我中心)(2-5)       无道德(绝对平等) 3.2.2他律道德(权威)(5-8)       服从外部规则(他人权威)       重行为结果 3.2.3自律道德(可逆性)(9-11)       有自己的意识       重行为动机(要求平等) 3.2.4公众道德(11-)       公道,公正符合个人(相对平等) 3.2.5       他律=>自律;10岁是分水岭;

4.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4.1方法

      道德两难故事法

4.2三水平六阶段

4.2.1前习俗(-9)       惩罚与服从(避免惩罚)       相对功利(符合自己利益) 4.2.2习俗水平(9-16)       寻求认可(好孩子,符合大家意见)       维护秩序(尊重法律,法律不可变) 4.2.3后习俗(16-)       社会契约(法律可变)       普遍原则(道义高于一切)

5.小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特点

基本特点:协调性       言行一致       逐步形成自觉地运用道德认知来评价和调节道德行为的能力       言行比较协调到逐步分化       自觉纪律的形成和发展       儿童道德发展存在一个关键年龄(三年级)

6.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6.1

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知(基础)情(内部动力)意(调节,精神动力)行(衡量道德水平的重要标志)**互动发展的过程

6.2

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6.3

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品德内部矛盾积极转化的过程

6.4

德育过程是一个反复,长期,逐步提高的过程

7.德育原则

7.1导向性原则

      政治方向

7.2疏导原则

      循循善诱,以理服人,讲道理

7.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

      严慈相济

7.4知行统一原则

      认识(理论)+行为(实践);言行一致

7.5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

7.6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

      学校+家庭+社会

7.7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长善救失,优点缺点

7.8因材施教

      特点

8.德育的途径和方法

8.1说服教育法

      摆事实讲道理(最基本)

8.2榜样示范法

      模范行为

8.3感情陶冶法

      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

8.4实际锻炼法

      参加活动

8.5品德评价法(高频)

      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

8.6道德修养法

      自我反省

9.德育模式

10.小学生品德指导

10.1客观原因

10.1.1家庭 10.1.2学校 10.1.3社会

10.2

10.2.1认识 10.2.2情感 10.2.3性格 10.2.4意志 10.2.5行为

四.小学生安全与心理健康

1.小学生的营养卫生

缺维A-夜盲症 缺维B1-消化不良,厌食 缺维B2-角膜炎,口角溃烂, 缺维C-骨质疏松,牙床出血 缺维D-佝偻病,软骨病,头部多汗 缺维E-肌肉萎缩,头皮发干,头发分叉

2. 小学儿童意外事故预防与处理

中暑-阴凉,降温 溺水-清淤 电击-切断电源 烫伤-冷水冲 烧伤-打滚 骨折-不能动,止血,包扎 中毒-通风 擦伤破皮-消毒,止血 蛇咬伤-绑扎近心端 没破皮-冷敷后热敷 蜜蜂蛰伤-碱性溶液 黄蜂折伤-酸性溶液

五.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心理健康含义

无心理疾病,有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

2.小学生常见心理障碍

多动症 焦虑症:肌肉放松,系统脱敏法(逐步消除恐惧,无奖励),自主性认矫正程序 强迫症:行为,观念 恐惧症:对没有危害的东西,非理性惧怕

六.小学生心理辅导

1.心理辅导概述

目标:学会调试,迅求发展 原则:面向全体学生

2. 常见心理辅导方法

2.1强化法 :达到预期就奖励 2.2代币奖励法:给小红花,五角星 2.3行为塑造法:复杂,逐步,多次强化 2.4肯定性训练:请求,拒绝,表达 2.5理性情绪辅导法**(改变认知)**:A事件,B观点,C情绪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