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在早期如何快速学习?

it2024-12-19  11

如今的社会,花一个下午、一个周末的时间,借助搜索引擎、书目体系,哪怕没有任何高手在你面前,借助思考整理、组织,足以帮助我们搭建出清晰的知识体系了。我来说说我个人的快速学习经验之谈。

那么,如何能够快速进入一个全新的知识领域呢?四部曲

1、首先大量泛读:

目标:扩大信息源,兼听则明

关键动作:搜素、查看相关书目、记录关键术语和概念、收藏一些精品文章待重复阅读

要点:开放吸纳,不做判断,不强迫自己记忆

扩大信息源,搜索,查找,开放吸纳,不做判断,做大量的泛读,不争取全部理解。在这个过程中:适当保存一些你认为可再次精读的文章,但是目前阶段,先不要把重点放在精读上。我们的目标是:先让大脑爆炸掉。

这段时间对于有些朋友来说很痛苦,之所以痛苦是因为你试图每个信息都要思考,然后发现相互矛盾,视角紊乱,或急于反驳。但是对于我来说是很享受的,有时会发现与自己的观点截然不同的观点,也不要急于去反驳,有的时候会遇到你已经想过的观点,也不要去洋洋得意。有的时候会遇到你全然没有想到过的内容,也不要忙着去思考,明辨是非。总之,此时吸收大于分辨,甚至大于理解。避免断章取义的方法就是先让更多的内容进来,就像《罗生门》一样,每个信息或许只提供给一个角度,但是只有足够多,才能慢慢拼凑出全局。

这个阶段,总共花4-5个小时,初步的效果就可达到了。

真正的效果会受到以下因素影响:

你是否善于使用搜索引擎

你是否有储备的好的信息来源头

2、整理核心术语并梳理关系

目标:建立知识框架体系

关键动作:回顾术语,适当精读,明确术语之间关系

要点:可视化,讲故事

4-5小时泛读后,我们已经有了一个很大的突破了,我们已经拥有了一个全新的知识领域的各种术语了。当别人提出,你最起码知道他们在说什么,也能够恰好联想到这个术语之前所存在的信息,大概是什么场景,基本的交流应该已经不成问题了。

但是,真正的化学反应应该在之后发生:——找关系

关系是一个很有用处的概念。古人云的“举一反三”,本身就是要依赖于关系。这个“一”和“三”所代表的“事物”,一定具有某种相似性、相关性,才能够让我们举一反三。

但是,明晓“关系”本身就是一个非常高深的技能,不然就不会有一句话:”物有本末,事有终始。明知先后,则近道矣“了——突然觉得得道的人都是关系学家,他们都是掌握了种种关系之要诀。

关系的种类很多,比如因果(因为A所以B),依赖或影响(有了A、B会怎么样)、次序(先做A再做B),相似(A和B在某些特指的属性上同类)、相近(A和B在空间或时间等维度上接近)…,如果我们搞不清楚,那么就是统称”相关“,大家可以理解为什么新闻里经常出现相关这个概念了吧。

我们拥有的术语,当然一定都是”相关“关系,我们的任务恰恰就是把这些”相关“进一步明确掉。

3、验证

当你梳理了术语,并能够通顺的讲、可视化他们之间的关系的时候,其实我觉得你应该已经入门了。

但是你的理解是否是对的?或者你在过程中,一定也会遇到疑惑和理解障碍。

将这些问题,记录下来,然后再重新进行一些针对性的精读,效果比一开始精读的好太多了。因为:

你带着问题去读,一定会有更多思考,变被动的接收成为与作者的交互。你有了一定的知识和理解基础。

到了这个阶段,如果还遇到一些无法解答的问题,那么询问更为资深的人物获得帮助,另外,也不必对他们的回答全盘接受。当你已经有了一些基础,你会发现,或者这些“专家”给出的答案也仅仅是一种可能性、一种场景而已。或者是他自己的很好的经验,但是是否能够被你所用,则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

4、计划

知识体系有了,你在全图之下更易取舍:哪些要继续深入学习,哪些是你将来工作必不可少的,哪些仅限于目前了解即可的、、、

比如在了解了数据产品构建过程中,发现数据仓库、数据elt、数据挖掘是仅限于了解的,而数据应用层的数据可视化,以及报表系统是可以结合过去的背景更好发力的,那么就深入之。

取舍后,就可以制定具体的精进计划啦!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