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常见 内存 错误

it2024-11-02  15

野指针

野指针:指向不可用内存区域的指针。如果对野指针进行操作,将会使程序发生不可预知的错误,甚至可能直接引起崩溃。 野指针不是NULL指针,是指向**“垃圾”**内存的指针。人们一般不会错用NULL指针,因为用if语句很容易判断。但是野指针是很危险的,也具有很强的掩蔽性,if语句对它不起作用。 造成野指针的常见原因有三种:

指针变量没有被初始化。

任何指针变量刚被创建时不会自动成为NULL指针。 在Debug模式下,VC++编译器会把未初始化的栈内存上的指针全部填成 0xcccccccc ,当字符串看就是 “烫烫烫烫……”;会把未初始化的堆内存上的指针全部填成 0xcdcdcdcd,当字符串看就是 “屯屯屯屯……”。把未初始化的指针自动初始化为0xcccccccc或0xcdcdcdcd,而不是就让取随机值,那是为了方便我们调试程序,使我们能够一眼就能确定我们使用了未初始化的野指针。在Release模式下,编译器则会将指针赋随机值,它会乱指一气。所以,指针变量在创建时应当被初始化,要么将其设置为NULL,要么让它指向合法的内存。

指针指向的内存被释放了,而指针本身没有置nullptr。

对于堆内存操作,我们分配了一些空间(使用malloc函数、calloc函数或new操作符),使用完后释放(使用free函数或delete操作符)。指针指向的内存被释放了,而指针本身没有置NULL。通常会用语句if (p != NULL)进行防错处理。很遗憾,此时if语句起不到防错作用。因为即便p不是NULL指针,它也不指向合法的内存块。所以在指针指向的内存被释放后,应该将指针置为NULL。

指针超过了变量的作用范围。

即在变量的作用范围之外使用了指向变量地址的指针。这一般发生在将调用函数中的局部变量的地址传出来引起的。这点容易被忽略,虽然代码是很可能可以执行无误,然而却是极其危险的。局部变量的作用范围虽然已经结束,内存已经被释放,然而地址值仍是可用的,不过随时都可能被内存管理分配给其他变量。

内存泄露

如何发现内存泄漏

有些简单的内存泄漏问题可以从在代码的检查阶段确定。还有些泄漏比较严重的,即在很短的时间内导致程序或系统崩溃,或者系统报告没有足够内存,也比较容易发现。最困难的就是泄漏比较缓慢,需要观测几天、几周甚至几个月才能看到明显异常现象。那么如何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检测出有没有潜在的内存泄漏问题呢?实际上不同的系统都带有内存监视工具,我们可以从监视工具收集一段时间内的堆栈内存信息,观测增长趋势,来确定是否有内存泄漏。在 Linux 平台可以用 ps命令,来监视内存的使用,比如下面的命令 (观测指定进程的VSZ值):

ps -aux

Linux中的ps命令是Process Status的缩写。ps命令用来列出系统中当前运行的那些进程。 ps命令列出的是当前那些进程的快照,就是执行ps命令的那个时刻的那些进程,如果想要动态的显示进程信息,就可以使用top命令。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