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有云厂商2019年收入排名TOP10分析

it2024-10-30  7

6月30日,全球云观察《2019年中国公有云厂商发展状况白皮书》正式公开发布,再次特别感谢给予支持的业内朋友,有了你们的帮助、支持与鼓励,才让该云发展白皮书得以成功发布。

《2019年中国公有云厂商发展状况白皮书》主要分为三个重要部分▼:

◎ 第一部分,2019年中国公有云厂商收入利润综合排名;

◎ 第二部分,2019年中国公有云厂商整体发展状况概述;

◎ 第三部分,2019年中国公有云厂商发展状况具体分析。

 

2019年中国公有云厂商综合收入排名TOP10会花落谁家呢?现在公布综合收入排名TOP10排名的具体名单如下:

中国电信

移动云

阿里云

中国联通

腾讯云

伟仕佳杰

IBM云

华为云

光环新网

网宿科技

 

首先对比一下2019年与2018年中国公有云厂商综合收入排名TOP10名单,似乎让阿明(Aming)在2018年言中了那个猜测:需要指出的是,排名前十的中国公有云厂商中,有4家属于或者与国外公有云厂商有关。一旦谷歌云(Google Cloud)、IBM云(IBM Cloud)等公有云厂商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发展,那么中国公有云厂商排名前十的格局恐怕又将出现新“震荡”。

 

2019年中国公有云厂商综合收入排名TOP10又有了变化,AWS中国、微软商业云中国与世纪互联的综合收入跌出了TOP10榜单,新晋TOP10榜单云厂商有:移动云、IBM云和光环新网。

从综合收入的统计来看,排名TOP10的中国公有云厂商2019年总收入已经高达2179.03亿元,大约占到了2019年中国公有云厂商总体市场规模的79.70%。与2018年TOP10云厂商总收入1637.47亿元同比,增加了541.56亿元,虽然总收入增加非常明显,但是在中国公有云厂商总体市场规模中的占比情况有所下滑,同比跌了4%左右,2018年TOP10占比为83.87%。

这说明了TOP10之外的云厂商贡献2019年相比2018年要好一些。2017年TOP10云厂商总收入1179.00亿元,占比为86.35%。但是,TOP10云厂商综合收入总计依然占据了中国公有云厂商整体市场规模的绝对市场份额,“二八原则”带来的效应依然明显。即:仅占中国公有云约20%左右的厂商数量,拥有了云厂商整体收入超过80%的市场规模 ,其余80%中国公有云厂商,尽管为大多数,但其整体收入总计占比不到19%的市场规模。

此外,TOP5排名、TOP10排名虽然有所更替,但更替的频率不算很大,既有进入榜单的公有云厂商已经拥有了相当稳定的市场规模,后续发展增长情况势必会减缓,但不排除个别云厂商依然保持超过60%年增长率的较高水平。

 

公有云总体市场表现

看云厂商,更要看全局

▼2019年中国公有云市场规模高达2734.21亿元。

▼2019年与2018年同比增长约40%。

▼2017至2019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58.18%。

▼TOP10云厂商2019年总收入为2179.03亿元。

▼TOP10云收入占总体市场规模的79.70%。

数据来源:《2019年中国公有云厂商发展状况白皮书》

《2019年中国公有云厂商发展状况具体分析》(1),及综合排名TOP10云厂商有:

中国电信、移动云、阿里云、中国联通、腾讯云、伟仕佳杰、IBM云、华为云、光环新网、网宿科技。

 

2019年中国公有云厂商收入综合排名TOP10,具体分析如下,仅供参考。

 

 

 

 

 

中国电信 496亿元

到目前为止,可以看到中国电信的财报数据,也只是2019年中期。截止2019上半年中国电信经营收入为1905亿元,其中云业务收入达50亿,同比增长93.2%。同时电信整体业务收入增长2.8%。

从2019年第一季度开始,中国电信的“云改”就已经在推进了,第一季度的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9.5%,云网融合的策略更为深入。

2019年后面两个季度的云业务增长情况也是比较乐观的,估算应是每个季度也在同比增长90%以上了。由此而可以判断出在2019年电信云业务收入应在100亿元以上,估算在130亿元左右。

业内消息指出,2019年开始IDC收入不计入电信的云计算收入。即便如此,但是按照阿明(Aming)统计云厂商收入规则一直参考综合收入,因而,这里在分析中会单独列出天翼云收入,在排名中依然按照综合收入来统计。

参照已经公布的2019上半年IDC收入情况,为130亿元,同比增长11.0%。相对于2018上半年IDC收入保持20%增速来看,到了2019年中国电信在IDC业务收入上增速明显放缓。按照当前中国电信在IDC业务的发展良好趋势来看,2019下半年的同比增长也差不多也在10%左右。目前可以看到的数据,中国电信2019上半年云业务综合收入为180亿元,这里面没有包括大数据、高清业务部分,如果加上大数据业务收入,那么中国电信2019上半年云综合收入超过了200亿元。

按照中国电信在全国的布局和针对云网融合策略的大肆推进,2019年依托2018年的奠基从而可以获得更多的市场业务机会。天翼云品牌与市场稳扎稳打,为中国电信业务的增长带来了实在的贡献。虽然看到中国电信整体业务增长不到3%,但是其中像云这样的创新业务带来的贡献是很明显的。

此外,我们也可以综合一下,2019年在政务云市场上,中国电信的作为也非常积极,在企业上云上也一样不断推动,从而带来了云整体业务的高速增长,并与中国公有云厂商的老大哥阿里云保持基本相当的云业务增速。只是中国电信在5G与物联网方面的不断投入,也不断影响云业务的发展趋势,2019年只是一个5G铺垫,2020年可望有比较多的商用机会浮现。

回望2018年,中国电信云综合业务收入当时估算为482亿元,那么按照这些情况统计综合估算来看,2019年云综合收入应为496亿元,即将突破500亿元。需要指出的是,这个最终估算的全年数字包括了:天翼云、IDC、大数据、物联网、云集成项目等业务。

 

 

 

移动云  474亿元

运营商从事公有云及相关业务,有着天然的网络资源与数据中心资源,只是在公有云战略启动上,相对于AWS、阿里云等这样的公有云头牌来说,比较晚了一些。

然而,运营商对于一个有着被验证的公有云市场的投入,也是比较狠的,一点儿不比AWS、阿里云等公有云头牌差。

当然,对于公有云业务的拓展需要的是资本+技术+生态。资本,移动云背靠中国移动,财报显示中国移动2019年的全年营收达人民币7459亿元,同比增长1.2%。股东应占利润达到人民币1066亿元,每股盈利为人民币5.21元。

资本有了,技术呢?中国移动有一个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专门输出通信、网络、云计算、大数据等创新技术,在公有云、私有云等领域也有相应的积累。况且2019年8月,中移(苏州)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正式挂牌中国移动云能力中心,这个中心成为移动云研发、运营、建设、支撑一体化的技术机构。

资本、技术有了,生态呢?移动云作为后来者,自然少不了学习to B相关头牌厂商的生态经验。2019年不仅移动云开始了DICT生态拓展,包括电信、联通也同时在DICT领域寻求各自的to B门道。

DICT包括了DT、IT、CT业务的融合,即DT大数据技术+ICT信息通信技术。当然,移动云要发展自己的DICT策略,自然少不了拉上业内大佬一起团战。2019年6月27日,中国移动DICT集成生态联盟成立,其中创始成员包括了业内熟知的中移全通系统集成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新华三集团、浪潮集团有限公司、海康威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重庆信科设计有限公司等200余家厂商。目的很简单,就是要面向DICT领域,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中国移动开放集成合作伙伴体系。

一石激起千层浪。中国移动DICT联盟成立后,对于私有云、公有云、混合云等相关业务的刺激与带动,创造了非常好的业态环境。

为此,在2019年11月的中国移动在合作伙伴大会上,移动云确立发展目标,即:三年内进入国内云服务商第一阵营,三年投资总规模将超过千亿元上。何谓中国云服务商第一阵营?那就是前五了。如果仅仅单算纯粹的公有云业务收入,想要进入前五恐怕并不容易,但是按照阿明(Aming)的公有云综合收入核算模式来看,移动云迈入中国云服务商前五的目标基本没有悬念。

按照中国移动公布的信息,2019年不仅加大了“云改”力度,同时也进一步优化云资源布局,在云网络、云专线、云数据库等云相关产品上得到了加强。这些操作都是实打实地努力,财报公布了2019全年移动云收入为20亿元,同比增长59.3%,2018年这部分收入约为13亿元。这部分移动云收入没有包括DICT收入、物联网收入、IDC收入。

那么这三部分收入分别是多少呢?通过DT与ICT业务融合,DICT收入达到261亿元,同比增长48.3%,2018年这部分收入约为176亿元。物联网收入为88亿元,同比增长17.5%,2018年这部分收入约为75亿元。IDC收入为105亿元,同比增长46.8%,2018年这部分收入约为72亿元。

按照阿明(Aming)对中国公有云厂商收入利润综合排名的方法,那么中国移动的云综合收入为:474亿元。其中包括了移动云、DICT、物联网和IDC四个部分的业务收入。2018年这部分云综合收入约为336亿元。2017年财报没有细分这些业务具体收入,仅有公布专线和IDC收入196.14亿元,物联网收入55.36亿元,就此合并来看,2017年中国移动云综合收入为251.5亿元。

对于移动云的现有发展状况来看,面对的竞争友商也非常强大,况且要在公有云领域获得自己的地位,那就必须依托移动“云网边端”一体化整体发展战略,立足5G网络、IoT连接等更进一步布局,寻求自身在私有云、公有云、混合云以及行业云、政务云等方面的契机。源自中国移动政企领域的长期积累,以及广布中国每个省市地区的自有触角,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融合增强移动云的整体竞争力。

同时,中国移动强调CHBN四轮驱动的发展框架,即C(移动市场)、H(家庭市场)、B(政企市场)、N(新兴市场)四个用户领域的拓展,也将对云业务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

此外,2020年,中国移动基本上可以建设完成覆盖全网31个省的云基础设施,同期政企专网建设也在进行中。这对于移动云整体业务带动将奠定更坚实的基础,此间,阿明(Aming)有预感:移动云的公有云业务在2020年将获得倍数成长,移动云对自身的公有云业务发展拥有比较高的营收期望。同时DICT、物联网和IDC业务也将随着移动云整体业务的展开持续迎来新的发展期。

 

 

 

阿里云 355.25亿元

从媒体公布的阿里云在2019年收入情况来看,为5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368亿元(2020年4月1日汇率)。其中在2019年第四季度中,阿里云这个季度营收单季突破100亿元,达到107.21亿元,同时阿里巴巴电子商务业务核心系统迁移到公有云。这对于阿里云在2020年整体的发展带来了两大利好。

一方面保持了高速的云业务增长;

一方面向全球云用户彰显了阿里云对于阿里巴巴最核心的电子商务业务系统的支撑作用,表明阿里云的能力与技术水平又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按照阿里巴巴财年计算方式为每年4月1日至第二年的3月31日,因此,为了统计对比方便,这里分别列出每个自然季度与相对应财季的阿里云营收数据。

2019年第一季度即2019财年第四季度(2019年1月1日-2019年3月31日)为77.26亿元;同比增长76%。

2019年第二季度即2020财年第一季度(2019年4月1日-2019年6月30日)为77.87亿元;同比增长65.8%。

2019年第三季度即2020财年第二季度(2019年7月1日-2019年9月30日)为92.91亿元;同比增长64%。

2019年第四季度即2020财年第三季度(2019年10月1日-2019年12月31日)为107.21亿元;同比增长62%。

由此可以分析出,每个季度同比平均增长率高于67%。增速与2018年每季平均增速高于90%的水平同比虽然有点放缓,但是毕竟2018年已经达到了比较高的营收基数,2019年依然可以得到67%以上增速,还是不容易的了。

截止2019年12月31日,阿里云2019全年营收为355.25亿元,这个数字与其他媒体已经公布的368亿元有了近13亿元的差距。那么,在这里阿明(Aming)暂且按照财报公布对应的阿里云2019全年营收355.25亿元来做统计比较。在2018全年阿里云营收为213.6亿元人民币,全年同比来看,2019年同比增长了66.32%,增幅141.65亿元,平均每个季度同比2018年增加超过11.8亿元收入。

中国的上市公司上云选择,聚焦在了阿里云的情况比较突出。比如截止至2019年8月的时候,阿里云已经服务了中国的59%的上市公司。

另一需要关注的方面,就是阿里云的生态。不愧是中国公有云领域的大哥,阿里云在所有的场合,都乐于说生态。所有的业务几乎都会依托生态赋能。与此同时,借助借力生态的同时,也给阿里云带来了新的方案和服务,以一种开放兼容并包的方式玩转生态,互利互惠才是根本。

既然如此爱生态,那么阿里云为何还要与东华软件走得如此近呢?

很简单,不仅仅需要方案产品合作,更需要战略合作,形成真正一线销售落地用户方案的合作团队。

由此,早在2014年7月东华软件宣布与阿里云达成战略合作,东华软件在浙江设立的控股子公司东华智慧城市集团将承担东华软件与阿里云的具体合作,基础还是基于阿里云的资源来构建相关业务和服务。只是在具体营销、市场拓展上会实现协同工作,这对于双方都是一次大好的机会。只是东华软件在云领域的合作方不仅有阿里云,也有腾讯云。

临近年底,2019年12月,阿里云与恒生电子共同发布NewCloud金融领域云解决方案。这可能是对百度智能云与宇信科技战略投资、腾讯云与长亮科技战略投资,修筑阿里云在金融领域战壕的最为具体的表现。当然,这也是随着阿里云智能新金融事业部诞生后出现的新情况,估计以后会出现更多类似事件。

一方面,阿里云可以更加近距离与软件商形成多行业的合作与协作;另一方面,软件商如东华软件可以实现自身业务在云领域的开拓发展。

当然,对于阿里云来说,生态的含义与阿里云背后实际公司名称有关,即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

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在杭州成立,注册资本10元,法人为阿里巴巴集团CTO兼阿里云智能事业群总裁张建锋。随着2018年11月阿里云升级为阿里云智能,后来阿里钉钉也进入阿里云智能事业群。

同时阿里云在2019年同一个月全资收购北京长亭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九州云腾科技有限公司。这两个被收购的ISV都是与云计算发展相关的安全、身份认证的细分领域,这两个细分方面技术都与云安全有关,对云计算后期进入to B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可见,自阿里云智能群组建完成后,阿里云的生态策略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一方面立足云进入to B领域可能预见的技术需求和挑战,提前布局,并以资本收购或生态方案合作方式在进行;一方面,继续发展有着行业影响力的ISV或SI进入阿里云智能的to B生态圈,按照现在的合作状态和效果来看,下一步阿里云智能业务群将会细化、加深对这类合作伙伴的生态合作。

于此,如果说这是阿里云靠生态赋能自己发展,倒不如说,这是生态共生的好思路。

此外,阿里云还出现了一个新情况,就是阿里巴巴正在将自生态资源形成集团内部的整合利用,“阿里科技”的概念中包含了阿里云与阿里巴巴其他独立事业群中技术力量的整合划一。这样的战略非常利于阿里云在企业级用户领域的进一步深入,在这个方面的业务收入也从2019的增长项目中得到了验证。与此而言,阿里云已经进入了传统企业级IT厂商的领地,下一步的竞争与合作并存的态势,挑战很大,机会也很大,能否让阿里云得到长足进步值得一看。

同时在新技术的追研与应用中,阿里云也表现十分积极,如在芯片、人工智能、数据库、区块链等领域,不断开拓自己的领地,这是阿里云不断迎来业务增长的关键。推陈出新,继往开来,生态共赢,将长期左右着阿里云的发展。

 

 

 

中国联通 220亿元

中国联通在2019年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央企混改之路走出了自己的特点;一方面中国联通在云计算业务的拓展上也迎来了新的进取。这个方面的表现在收入贡献上,还是比较突出的。

看了一下1月份公布的财报:2019年中国联通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约49.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22%。营收具体数字还没有看到财报正式公布,参考一下中国联通在2018年全年的营收为2637亿元,净利润达102亿元,同时参考一下中国联通2019年前三季度收入为人民币1985.32亿元,同比下降0.7%。估算2019全年营收可能在2500亿元左右,同比有所减少。

同时,2019年面对提速降费和行业发展的新挑战,这对于中国联通营收带来了很大影响。不过,中国联通在移动收入与固话收入相对影响比较大情况下,对于云计算等相关新兴业务开拓非常积极,也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然而,在分析观察中国联通2019年云计算综合业务收入情况来看,2019上半年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中国联通IDC及云计算业务收入达到人民币93亿元,同比增长27%,相比2018年增长情况有所减缓;物联网业务及大数据业务收入分别达到人民币14亿元和人民币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3%和128%。也就是说云计算综合收入已经在半年时间达到了112亿元。

按照中国联通在云计算综合业务发展动力上的惯性发展趋势,2019年云计算与IDC业务可望同比增长30%左右;物联网与大数据业务可望营收增长平均在50%左右。显然,中国联通之前在IDC资源、数据资源、渠道资源等方面的积累,已经在这个时期的发展中发挥出重要性了。

2019年中国联通依然在推进云+智能网络+智能应用在政企领域的作为,与此同时中国联通混改带来了一些新的情况。

自2017年以来中国联通就开始了自己的混改战略,2019年在5G业务蓬勃发展,阿里巴巴、腾讯、网宿科技等互联网、云计算基因融入之后,中国联通互联网化云计算化的转型力度非常大。并且也在进一步大刀阔斧地改变业务模式,推进中国联通整体性的数字化转型,实现线上线下业务创新与融合,特别是渠道互联网化越来越明显。也在不断迈向产业互联网的新发展阶段。

依照中国联通战略计划2020年产业互联网收入占比达到15%,超过450亿元,那么,中国联通的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相关业务发展潜力还很大。

当然,2018年阿里巴巴集团、腾讯、百度都进入了中国联通新增的13名董事会成员之后,带来的变化还是不小。这与中国联通主动求变,积极创新业务有着很大关系。

回望2018年,中国联通云计算综合业务收入估算为154.3亿元,2019年中国联通云计算综合业务收入估算数字必然增长非常明显,参考上半这部分业务营收来看,2019全年云综合收入应在220元左右。

因此,从中国联通对外公布的整体策略来看,“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深化实施聚焦创新合作战略,加快互联网化运营转型,纵深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创新业务持续快速增长。”这些策略的制定与落实,也将进一步提升中国联通的业务发展,支撑整体业务逐渐转型,实现新的营收回报。

 

 

 

腾讯云 170亿元

按照财报数据显示来看,2019年腾讯云全年营收超170亿元,增速持续高于市场,付费客户数首次突破100万。

按照之前公开的信息,2019年前3季度腾讯云的收入已经突破100亿元。而在2018年腾讯财报显示,腾讯云年收入实际为91亿元。倘若加上2019第四季度的营收,那么2019年腾讯云的收入会在多少亿元呢?

倘若要给出一个比较靠谱的估算数字,需要回顾一下2019年前三个季度的情况。

2019年Q3,腾讯云服务收入同比增长80%至47亿元;腾讯云2019年Q2收入稳健增长,没有具体公布收入数字。腾讯云2019年Q1云业务的收入维持迅速的同比增长,也没有单独披露云收入具体数字。从中可以发现腾讯不公布2019年Q1和Q2营收数字,却单独公布Q3数字,只表述模糊的在迅速增长,这说明这两个季度的数字并不是那么好看。

按照现有公布的前三季度综合收入超100亿元来看,前两个季度收入也就在50多亿元,平均在每个季度也不过25亿元左右,相对于2018年同期水平有所增长,如果像腾讯财报官方公布那样表述迅速增长,恐怕有点牵强,毕竟2018年公布的腾讯云年收入91亿元,平均在每个季度也在23亿元左右,就算2018年前两个季度数字稍微差一些。

但是,2019年前两个季度不公布具体数字却说迅速增长,这就明显提振士气,模糊营收情况,为第三季度结束突然公布达成100亿元营收创造新闻条件。由此而言,2019年腾讯云前两个季度的表现并不是那么令人满意,幸好有第三个季度47亿元营收的体现,要不然2019年的腾讯云营收也不会那么好看了。

然而,也可以推导一下2018年第三季度的营收数字,既然2019年第三季度同比增长80%,那么2018年腾讯云同期营收应该约为26.11亿元左右。由2018年腾讯云总收入91亿元,加上当年营收中Q3Q4占的比重会相对Q1/Q2更大,以及参考2019年营收表现,可以推导出2018年腾讯云Q1/Q2季度平均营收18亿元左右。

可见2019年虽然没有公布Q1/Q2季度营收,但表述说同比迅速增长也是情有可原了。因为刚才推算出来了2019年Q1/Q2季度平均营收25亿元左右,相对于2018年同比增长38.89%,达到两位数的增长就可以表述为迅速增长未免真的牵强了,毕竟公有云领域的供应商营收增长同比不到50%,怎么好意思说迅速增长呢?你们说是不。

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在2018年9月成立以来,对于2019年腾讯云的业务增收带来了很好的促进,变革调整对于腾讯的业务整合也是势在必行,毕竟在云计算领域的突进,倘若不能保持中国第二的水准,实在对不起腾讯积淀多年的用户资源。

虽然2019年腾讯云还是没能发展成为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所寄望的集团主要营收目标,但是三个季度超过100亿元营收还是不错的了。同时在针对垂直行业的to B领域发展中,腾讯云以开放合作的生态策略,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行业大单。这或许就是互联网大型集团企业迈向企业级用户领域发展的真正开始。

在这个方面阿里云、腾讯云似乎有着惊人的相似,都在不断整合集团资源与云集成,形成更大的市场冲击力与影响力。当然,凭借To C的能力和经验,腾讯也好、阿里巴巴也好,都是中国市场屈指可数的互联网头部企业。腾讯有着在公众号、小程序、支付、企业微信等方面的用户入口,也是持续To C与to B的强势平台。

一句话:利用现有腾讯的To C经验与资源,立足云业务的发展机会,影响和助力to B用户、合作伙伴,这样的策略也再好不过了。借助自身的优势,发挥自身的优势,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都是理性的发展思路,腾讯云、阿里云也就是这样在不断地整合技术、平台与业务资源,实现公有云综合业务的持续增长。

从这些分析思路,再对腾讯云在私有云、公有云、CDN、云集成业务等方面收入估算上,完全有理由相信,2019年Q4还没有公布的财报中,腾讯云的收入应该不会低于50亿元。就此可以估算出2019年腾讯云综合收入应在150亿元左右,与2018年同比增长66%左右,这样的增长速度与阿里云比较相当。

但是,这样的估算和腾讯财报公布的具体数字有20亿元的出入,没想到2019Q4腾讯云可以获得70亿元左右的营收。因此,腾讯云的营收按照腾讯公司财报数字来看,2019年增长的势头还是非常强劲的了。与2018同比增长86.81%,年增长速度比阿里云要高一些。但是阿里云在2019年的增幅为141.65亿元,腾讯云增幅为79亿元,可见增长速度腾讯云比阿里云高一些,但增幅阿里云接近腾讯云的两倍。可见双方的差距还是明显。

 

 

 

伟仕佳杰 154.44亿元

参照伟仕佳杰发布2019全年业绩来看,营业额达662亿港元,较去年增长6% ,毛利约29.68亿港元,较去年增长6%,纯利达8.10亿港元,较去年增长9%。来自云计算和大数据板块的业务收益增长为4%,达到169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54.44亿元,占集团总收益的25%。

伟仕佳杰在云计算和大数据业务发展上,一直处于比较稳定增长的势头,原因在于三个方面。

一方面,来自伟仕佳杰集团高层对于云计算和大数据业务发展十分看好,也非常重视其生态、技术与方案等积累。如伟仕佳杰主席兼行政总裁李佳林也经常强调该部分业务的重要性,在谈到新基建的商业机会时,伟仕佳杰会进一步加快云计算及大数据业务完整生态架构。这对于伟仕佳杰在云计算和大数据业务发展上的正确引导有着很大的影响作用。

二方面,云计算和大数据在中国的发展潜力非常大,云计算领域的市场容量到目前还没有真正挖掘,随着众多云计算厂商投入,针对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的发展上,伟仕佳杰以渠道开发与技术方案集成服务商的身份,在云厂商与用户之间承上启下,从中谋取业务机会,持续不断地获取收入。

三方面,企业上云大趋势下,对于中国企业用户上云的过程必然将带来前所未有的市场机会,2019财年,伟仕佳杰在政府、金融、制造、连锁店、能源、通信、教育、医疗、互联网等行业树立100+标杆客户,这对于未来进一步助力企业上云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只是在云计算与大数据业务的发展上,伟仕佳杰起步比较早2013年云方案事业部成立开始,就一直作为一个统一的举措在执行,并未将云与大数据分割开来,将云资源与数据价值实现统一的运作,这应该是其发展云业务上的最大特点。

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伟仕佳杰另外一个业务值得关注,来自网络及信息安全业务的收益约为97亿港元,增长10%,占集团总收益的15%。网络与信息安全在云计算与大数据时代下,有着良好的市场潜力可挖,这也是企业上云过程中尤为重视的方面。

虽然这部分业务没有融入云计算与大数据业务,而是独立出来公布财报数据,但未来随着行业上云的加速,对于网络与信息安全的需求将不断提升,这部分业务收入也将得到水涨船高的效果。因而网络与信息安全业务在云计算与大数据业务发展的同时,相互之间会优势互补,互促增长。

 

 

 

IBM云 93.3亿元

在2019年,IBM Cloud在中国发展的策略依然强调混合多云的方向,混合多云自然是软件+硬件的解决方案。在这样的框架下,需要明确四个事情,然后我们才好对IBM云的营收做估算。本来不想估算IBM云在中国的营收,毕竟比较复杂,但是考虑到大家对于混合多云的兴趣越来越大,这里还是简单估算分析一下。

一是,IBM在2019年已经强调并推进主机作为向云的基座方案。IBM也面向中国的银行提出了“两层架构”:一层采用IBM大型主机Z承载核心业务应用,另一层在云端构建一个银行专有云,即金融服务的公有云,这与通常意义的公有云有一定区别。因此,只要是推进混合云方案的项目,必然少不了IBM主机的贡献。不管是Z,还是LinuxONE。

这里阿明(Aming)估算2019年IBM在中国的私有云、混合云的总营收约为74亿元左右。

二是,基于主机的优势,IBM正在整合推进金融云的行业销售与影响力。Red Hat并入IBM之后,也进一步加强了IBM的云原生能力,快速借助OpenShift成就云影响力,成为很好的IBM混合多云平台利器。IBM Cloud Paks平台也就显得非常有现实意义了。就此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基于IBM金融公有云承载银行的关键应用和工作负载。但在中国推进IBM金融公有云必然会本地化为IBM金融云,即之前提到的基于主机的核心业务承载的混合云方案。因为这部分业务刚刚起步,这里不做估算。

由此而言,弱化IBM Cloud公有云与AWS、阿里云等公有云厂商直接竞争,强化自身金融领域的行业能力与整合能力,强推金融云,才真正让IBM云可以“出入无人之境”。

三是,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与IBM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合资,2018年2月13日成立浪潮商用机器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浪潮信息控股。浪潮商用机器,基于Inspur Power System也就是IBM Power平台,推进混合云。虽然浪潮商用机器是独立公司,但其中有IBM占股49%,因此浪潮商用机器推进混合云销售获得的营收,可以折算一部分归入IBM云在中国的综合收入。

浪潮信息财报显示浪潮商用机2019年全年营收约17.43亿元,净利润0.59亿元。

其中,估算浪潮商用机2019年私有云与混合云的云收入部分约为4.7亿元。按照占股来看,这里可以简单折算给IBM的部分约为2.3亿元。

四是,依然没有直接将公有云IBM Cloud作为IBM在中国云业务发展的目标。

2018年8月,IBM花费340亿美元收购Red Hat红帽,整体云业务也走向了混合云。

2019年基于收购Red Hat红帽整合混合多云战略与方案,因此在这个领域的发展IBM终于找到了在云计算领域发展的属于自己的节奏。 

只是IBM中国与Red Hat红帽中国在混合多云上的技术与方案整合越来越深入,在具体估算营收方面来说目前非常有挑战,但是这里可以估算一下Red Hat红帽中国的营收。

Red hat红帽整个2019财年(2018年3月1日到2019年2月28日)总营收为34亿美元,也就是说按照财年来算2019自然年的营收需要从红帽2019财年和2020财年的数字中整合来算。2020财年为2019年3月1日到2020年2月29日,比2019自然年多了两个月。同时对于2019自然年的营收还必须考虑到IBM从7开始正式完成对红帽的整合,并在IBM财报中体现红帽营收数字了。

红帽2019财年时间(2018年3月1日到2019年2月28日);

红帽2020财年时间(2019年3月1日到2020年2月29日);

IBM2019财年时间(2019年1月1日到2019年12月31日)。

2019财年Q4季度总营收为8.79亿美元,自然年时间是2018年12月1日到2019年2月28日。

2020财年第一季度财报,总营收为9.34亿美元,自然年时间是2019年3月1日到2019年5月31日。

从2020财年第二财季开始就没有看到过红帽公开财报,也就是说从2019年6月开始,红帽财报并入IBM了。但是IBM财报是从7月开算,说明6月当月的红帽营收很难从公开财报查询到了,那么就权将红帽2019财年Q4财季中2018年12月的营收当作2019年6月营收好啦,本质上差距并不是非常大。

IBM2019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RedHat在本季度贡献了3.71亿美元收入,自然年时间是2019年7月1日到2019年9月30日。

IBM截至2019年12月31日的2019财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第四财季红帽为IBM贡献了10亿美元营收。自然年时间是2019年10月1日到2019年12月31日。

就此可以整合统计处红帽在2019年整年的营收为:8.79+9.34+3.71+10,约为31.84亿美元。

红帽亚太区的营收可以占到整个红帽公司30%左右,红帽中国的营收可以占到红帽亚太区营收25%左右。由此可以简单估算出红帽中国整体营收2019年约为2.4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7亿元。

由此四个部分的分析,可以总体估算出IBM云在中国的2019年营收为:17+2.3+74,约为93.3亿元。此外估算2019年这部分的利润为16.8亿元。

 

 

 

华为云 85亿元

华为云在华为公司财报里面通常不会直接公布数字,但会有一定情况的表述。

在2019年第一季度表现中,华为云的营收增长速度超过300%。在市场层面,以2019年6月为例,华为的云业务单月收入同比2018年6月增长5.5倍,华为云规模客户数增长了33倍。

总体来看,营收增长明显,但基数相对比较低,营收规模还不能与阿里云、腾讯云直接PK,2019年依然还是华为云的基础积累与行业积累的发展期。

然而,2020年初,华为Cloud&AI升级了,从BU变成了华为业务群(BG),由侯金龙领导。从而与华为的运营商BG、企业BG和消费者BG平起平坐了,但营收目前很难平起平坐,只是战略上保持了相当的高度。尽管如此,但华为云的营收在财报中依然归入企业业务收入之中。

高层公告透露,华为云在2019年增长超过3倍,具体营收依然处于保密阶段。2019年华为云覆盖全球400+POP节点,应该算是目前全球共有云厂商中覆盖国家与地区数量排在前列。华为云已经具备了全球化的能力,和行业企业落地的能力,同时也在依托芯片成长的过程获得云的优势发展。

在IDC的统计中,华为云于2019年第一季度获取了5.2%的市场份额,第二季度即上升至6.7%,IDC报告显示,“2019年二季度华为云IaaS+PaaS整体市场增长超过350%,在Top厂商中增长最快”。然而从公布的中国公有云市场规模达到24.6亿美元来看,占比5.2%的华为云营收大概推算出来为1.279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9.03亿元。

2019年上半年中国公有云服务整体市场规模(IaaS/PaaS/SaaS)达到54.2亿美元,看IDC数据,半年营收中华为云与金山云差不多,而金山云公布的数字显示2019上半年为17.575亿元,当然,IDC的数据大家觉得靠谱的话,那么由此来看分析,2019年第二季度华为云营收估计在8-9亿元之间。

由此,推算出来华为云2019上半年营收不到20亿元。

不过,在2019年华为云的动作频频。比如华为云推出的全球合作伙伴体系HCPN,,华为云推出了鲲鹏云服务,并联25家伙伴发布“华为云鲲鹏凌云伙伴计划”,计划首批投入1亿元资金打造鲲鹏云生态。

每一个企业都会选择利于自己发展,善于发挥自身既有资源优势的模式。因此华为云在2019年继续在芯、端、管、云四个领域资源集成与融合上,不断做深做透。同时,开放生态,吸引更多合作伙伴基于华为云来发展业务、创新业务。

不过,在生态方面华为一直比较努力。华为云的生态,可以说代表了一部分从企业级IT领域转型到公有云领域的厂商的模式。同时也有着自己的发展特点,那就是植根于华为芯片、服务器、存储、网络等硬件基础。过硬的硬件能力最终要转化为服务广泛的公有云服务模式,中间的挑战也不小,自然少不了集成商、软件商等合作伙伴的支持。这也是华为云依然坚持“被集成”整体策略的基因和原因所在。

华为云到目前为止,没有看到注资进入某集成商或软件商,只是在最新的华为云鲲鹏凌云伙伴计划的25个企业名单中,出现了中科软、北明软件、东方通、深思软件等有行业背景和客户积累的软件商。虽然网络上传言说华为注资了某某软件,但都没有看到任何公开的披露信息,只是道听途说的传言而已。但是只要在某行业领域造诣颇深的软件商,必然就是公有云厂商长期合作的潜在伙伴。

此外,在借助鲲鹏生态的势头上,这才开始,后面还需要历经发展、壮大、成熟,以及退出鲲鹏服务器产品线让生态伙伴发展赚钱等一系列的阶段。这些阶段走完了,那么鲲鹏生态对华为云的价值才能真正最大化,否则,也只是不痛不痒的补充而已,何足挂齿。对于华为云来说,更多的生态路,依然还是”被集成“,自然欢迎广大有实力、有资源、有经验的集成商与软件商都来集成华为云。

这样的打法和之前企业级IT厂商推广行业解决方案没有太大区别,也就是与众多集成商、软件商合作,捆绑其应用软件和服务,形成不同行业不同应用下的解决方案。这是最传统的生态发展策略,越是传统的越是经过了检验是可行的科学的。只要被集成与集成带来的双方发展、双方有钱赚,自然会持续下去。

但是现在出现一个问题了,集成商和软件商也都面临数字化转型,其中的问题涉及产品、服务、软件模式、方案模式、销售模式等等,都在变化。到目前来看,IaaS厂商不断发展PaaS平台的模式,似乎为集成商和软件商的转型带来了新的机会,只是前提需要是这些软件商和集成商有一定竞争力的软件和服务,并且都云化了。否则,还需要帮助软件商和集成商的软件和服务实现云化,这也够累够折腾的。

当然,华为云要做的是全行业全领域的云业务,对此,或许会是一次大投入与大战略。至于会选择什么样的软件商和集成商,恐怕还得看市场和发展潜力。

在2020年5月,华为云又出现了新的调整,融入了私有云团队资源,公有云与私有云的融合,可以减少内耗提升竞争力,这对于2020年的华为云来说,属于新发展了。

就此,再结合华为云在2018全年营收64亿元的估算,当时业内人士分析这个数字估算比较高,实际应在30亿元左右。

同时,在2020年3月,华为高层对外公开透露华为云2019年增长已超过3倍。如果这个增长数字属实的话,那么2019年华为云的营收应该超过100亿元左右了,但是在任何场所华为云没有对外具体公布营收百亿元的数字,并且百亿元营收本就是一个标志,可见,华为云年营收还没有过100亿元。

结合2019年华为云的整体发展状况,这里阿明(Aming)估算华为云2019年营收大约为85亿元,与2018年同比增长183.33%。此外,2020年华为云公有云部分融入了私有云的团队,那么这部分营收也将归入新的综合云营收,加上华为云已经成为云领域中最为努力的云厂商之一,那么这一切的因素的结果,必将带来华为云整体业务在2020年持续高速的增长。

 

 

 

光环新网 70.97亿元

光环新网是上市公司,财报显示,2019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0.9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83%,2018年营收为60.23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2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3.54%,2018年净利润为6.67亿元。不过,这些收入数字包括了互联网数据中心业务及云计算业务。

在IDC业务方面持续增长,IDC及其增值服务营收约为15.61亿元,IDC运营管理服务营收约为1.98亿元,这两者属于IDC总体业务加在一起为17.59亿元,占到光环新网总体营收月23.8%。2019年先后启动了河北燕郊云计算基地一二期项目的数据中心、上海嘉定绿色云计算基地二期项目和昆山美鸿业绿色云计算基地项目,总计三个新建数据中心项目。同时也进一步组建了更加专业的运维管理团队。

在2019年,光环新网旗下的光环有云结合多年AWS运维管理经验,成功自主研发了AWS云管平台OPSGenius,实现了基于AWS资源的自动汇集、统一调度与管理,这对于公有云业务的推进还是很有帮助。

子公司光环有云、光环云数据专注于开拓基于AWS云服务的各项增值服务,提供AWS的专业顾问咨询服务与技术支持,进一步提升了公司云计算业务的市场占有率。截至报告期末,光环云数据营销体系已覆盖全国20余座城市, 有近600家渠道伙伴,光环云极客注册人数已超过6000人。

子公司在技术与业务双驱动下,对光环新网的整体营收加持可可喜。在云计算及相关服务业务方面,2019年营收约为52.12亿元,占到公司整体营收73.44%。只是这里再次说明一下,光环新网云计算业务收入不是全部属于销售AWS所得,其中包括了AWS云北京区的业务、光环有云云增值和混合云、无双科技SaaS云、中金云网私有云四个部分。

 

 

 

网宿科技 60.07亿元

2019年,网宿科技实现营业收入60.07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5.21%;利润总额2166.52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97.4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48.36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95.71%。截至2019年12月31日,网宿科技持有的货币资金、定期存款及理财产品合计51.17亿元,负债率为16.45%。

看完这一段网宿科技的财报数据,相信大多数人对网宿科技的发展抱有乐观态度,即便CDN行业竞争愈演愈烈,但是网宿科技依然坚守在老大的市场地位,稳中求生存,稳中求胜。

当然,竞争加剧自然也带来了高利润的维持艰难,可见2019年网宿科技净利润同比下滑接近100%与市场竞争不无关系。财报显示,“国内CDN市场竞争趋于常态化,大流量分发业务市场价格下降,盈利受到较大影响。”

回看2018年网宿科技营收为63.37亿元,同比增长17.96%;净利为8.04亿元,同比下降3.16%。可见2018年的营收比2019年要表现更好一些,净利润虽然同比有所下降,但净利润额8亿的数字还是令人振奋。

此外,网宿科技出海战略一直非常重要,也非常重要,比较一下2018年和2019年的境外收入情况。2018年境外收入约20.53亿元,同比增长60.29%,占公司总收入的32.4%。2019年境外收入约18.45亿元,同比下滑10.13%,占公司总收入的30.71%。境外收入在公司业务收入中的占比情况略有下滑,境外收入总体也在下滑。即时出现了下滑情况,但是到财报发布时,网宿科技员工规模接近了400人。2019年8月,其子公司CDNetWorks凭借全球服务能力和产品技术优势,首次被Gartner评为全球级服务商。

也就是说,在出海业务方面网宿科技稳住了自己的阵脚,这为2020年的发挥奠定了基础。

与此同时,网宿科技面对竞争的激烈,连年保持非常大投入的研发举措,2019年研发投入6.7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1.15%,虽然研发人员规模相比2018年减少了一些,2019年研发团队为2099人,2018年研发团队为2879人。不过,这样的研发投入力度,在科技领域中还是属于非常积极的了。要知道,华为2019年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达也是15.3%,只是与华为1317亿元 研发投入类比,网宿科技研发投入规模不是一个数量级而已。

2018年,网宿科技CDN业务实现营业收入约57.48亿元,同比增17.27%。其中,云安全、云计算等增值业务实现快速增长,云计算业务实现收入17,241.89万元,云安全业务实现收入5,451.87万元。

2019年,网宿科技CDN业务实现营业收入约54.37亿元,同比下降5.41%。2019年云安全收入比2018年实现两位数以上的增长,云计算收入与2018年接近。

针对云计算业务方面,网宿科技自主研发的新一代云计算平台覆盖计算、网络、存储三大IT基础设施。针对不同

行业个性化需求,推出了金融、制造、视频、教育等行业解决方案。同时立足行业发展,不断开放并强化计算能力,将计算、存储、安全、应用处理等能力推到边缘,开发边缘计算服务能力,从CDN到云安全,再发展边缘计算,这样的布局已经逐渐在展开了。

在业界非常重视的SD-WAN的技术创新领域,针对企业数字化变革中多场景下的网络互联需求,网宿科技连接组网服务可以为企业提供高性价比网络传输方案,提升应用体验、便捷化部署运维、保障企业数据传输安全。

此外,网宿科技应用优化产品融合了路由优化、协议优化、链路优化以及数据优化等多种广域网优化技术,帮助客户对应用软件、服务进行整体加速和实时优化。当然,在这个领域的技术投入让网宿科技也见到了业务发展的成效。

对于处于转型期的网宿科技来说,能够获得这样的成绩,已经很不错了。只是,网宿科技与中国联通的合资合作推出的云际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出现了状况,有点可惜。自获工信部等CDN牌照后,没有看到过云际智慧具体重要举措。2020年2月28日,云际智慧出现在了工信部的经营许可注销申请批准名单中。2020年4月,网宿科技发布2019年年度报告,其中提到云际智慧正在清算中。

--------- --------- --------- ---------

 

特别提醒各位读者朋友:以上数据和分析仅做业内参考学习使用,请勿直接作为投资依据。

 

2019年中国公有云厂商发展状况具体分析

云厂商具体分析

总计4万多字干货!

欢迎关注:

云白皮书第三部分

《2019年中国公有云厂商发展状况具体分析》

▼陆续发布▼

《2019年中国公有云厂商发展状况具体分析》(1),涉及云厂商有:

中国电信、移动云、阿里云、中国联通、腾讯云、伟仕佳杰、IBM云、华为云、光环新网、网宿科技。

《2019年中国公有云厂商发展状况具体分析》(2),涉及云厂商有:

微软商业云中国、AWS中国、百度智能云、埃森哲中国 、金山云、世纪互联、用友云、鹏博士、宝之云。

《2019年中国公有云厂商发展状况具体分析》(3),涉及云厂商有:

神州数码、UCloud、华胜天成、浪潮云、白山云、平安云、金蝶云、七牛云、深信服、紫光云、品高云、东华软件。

《2019年中国公有云厂商发展状况具体分析》(4),涉及云厂商有:

京东智联云、首都在线、华云数据、太极股份、网易云、蓝汛、中科曙光、青云QingCloud、安畅网络、互联港湾、比格云、博云、亿方云、坚果云、又拍云、时速云、谷歌云。

未完待续……

 

-

欢迎文末评论补充!

文章来源:Aming,全球云观察,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和作者回复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都看到这里了,加个关注吧!

【阿明】:科技评论专栏作者、科技媒体从业22年、新闻评论年产出上百万字,用数据说话,带你看懂科技上市公司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