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USERADD 创建用户 Linux中使用useradd命令来创建一个新用户。 命令格式格式:useradd [命令参数] 参数 常见命令参数: -d<登入目录>:指定用户登入时的启始目录; -D:查看或变更预设值; -g<群组>:指定用户所属的群组; -m:自动建立用户的登入目录; -M:不要自动建立用户的登入目录; -s:指定用户登入后所使用的shell。
useradd必须以root权限才能执行,如果是普通用户想创建一个新用户时,需要在命令前加sudo命令来提升权限为root权限。 案例演示1 . 查看useradd系统默认属性值,使用命令useradd -D。笔者使用的系统是Ubuntu16.04,useradd系统默认值如下所示:
2、USERDEL 删除用户 Linux中使用userdel命令来删除一个已经存在的用户。 命令格式:userdel [命令参数] 参数 常见命令参数: -f:强制删除用户,即使用户当前已登录; -r:删除用户的同时,删除与用户相关的所有文件。
userdel必须以root权限才能执行,如果是普通用户想使用该命令时,需要在命令前加sudo命令来提升权限为root权限。
案例演示1 . 使用userdel命令删除一个已经存在的用户test,并且自动删除其家目录文件。 3、PASSWD 修改用户密码 用户密码存放地及方式Linux中用户的登录密码是存放在/etc/shadow文件中,/etc/shadow文件中存放的是加密过后的密码,所以在/etc/shadow文件中看到的密码是加密过后的密文。看下笔者的电脑中/etc/shadow文件存放的内容格式。 可以看到第一个冒号前是用户名,用户名是以明文的方式存放。在第一个冒号和第二个冒号之间存放的是加密过后的密码,密码是以密文的方式存放,其中密文是由用户密码和其它信息加密后组成的,这里不做详细讲解,我们只需要知道如果第一个冒号和第二个冒号之间是*或者!或者空,则表示该用户没有密码,否则,则表示该用户是有密码。例如:用户名fzm是存在密码,而mysql是不存在密码的。
使用PASSWD命令修改用户密码 命令格式:passwd [命令参数] 参数 常见命令参数: -d 删除密码; -l 停止账号使用; -S 显示密码信息。
passwd必须以root权限才能执行,如果是普通用户想执行passwd时,需要在命令前加sudo命令来提升权限为root权限。
4、chpasswd 修改用户密码 chpasswd命令通常是用于批量修改用户密码,从标准输入批量读取成对的用户名和密码,其中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的格式为用户名:密码。 例如要批量更新用户密码,将用户名和密码写入到一个文件中,格式如下所示:然后执行执行如下命令来更新密码:sudo chpasswd < batch.txt<符号表示输入重定向,接下来的实训中我们会详细的介绍。 命令格式:chpasswd [命令参数] 参数 常见命令参数 -e:输入的密码是加密后的密文; -h:显示帮助信息并退出。
5、LOGIN 让用户登录系统 使用LOGIN命令登录login命令是让用户登录系统,可通过它的功能随时更换登入身份。当/etc目录里含名称为nologin的文件时,系统只允许root帐号登入系统,其他用户一律不准登入。当使用login命令登录系统后,可以使用logout命令或者exit命令来退出当前用户登录,返回到登录前的用户状态。 命令格式:login [命令参数] 参数 参数为登录的用户名,可以不输入登录的用户名,直接输入login命令后回车,然后根据提示再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常见命令参数 -p:告诉login指令不销毁环境变量; -h:指定远程服务器的主机名。
6、SU 切换用户身份 使用SU命令切换用户身份su命令用于切换当前用户身份到其他用户身份,变更时须输入所要变更的用户帐号的密码。 当使用su命令切换用户后,使用exit命令退出当前身份,返回原有登录用户身份。注:如果当前用户身份是root,则使用su命令切换到其他用户的时候不需要相应用户的密码 命令格式:su [命令参数] 参数 参数为登录的用户名,如果没有参数,则默认切换为root用户。 常见命令参数 -c<指令>或–command=<指令>:执行完指定的指令后,即恢复原来的身份; -l或–login:改变身份时,也同时变更工作目录,以及OME,SHELL,USER,logname。此外,也会变更PATH变量; -m,-p或–preserve-environment:变更身份时,不要变更环境变量; -s或–shell=:指定要执行的shell。
1、GROUPADD 创建一个新用户组 Linux 中使用groupadd命令来创建一个新用户组。 命令格式:groupadd [命令参数] 参数常见 命令参数: -g:指定新建工作组的id; -r:创建系统工作组,系统工作组的组ID小于500;groupadd必须以root权限才能执行,如果是普通用户想使用该命令,需要在命令前加sudo命令来提升权限为root权限。 2、GROUPDEL 删除一个已经存在的用户组 Linux 中使用groupdel命令来删除一个已经存在的用户组。 命令格式:groupdel 参数参数为要删除的用户组名
groupdel必须以root权限才能执行,如果是普通用户想使用该命令,需要在命令前加sudo命令来提升权限为root权限。 3、ID 用于显示用户的ID,以及所属群组的ID 使用ID命令查看。命令格式:id [命令参数] 参数参数为要查询的用户名,默认是当前登录用户。 常见命令参数: -g或–group:显示用户所属群组的ID; -G或–groups:显示用户所属附加群组的ID; -n或–name:显示用户,所属群组或附加群组的名称。 -r或–real 显示实际ID。 -u或–user 显示用户ID。 -help 显示帮助。 -version 显示版本信息。
4、groups 查看用户所属组 使用GROUP命令查看。 命令格式:groups 参数 参数为要查询的用户名,默认是当前登录用户。执行权限:groups命令的执行权限是面向所有用户。案例演示:使用groups命令查看用户fzm所属组。
5、USERMOD 修改用户属性 Linux 中usermod命令是最强大的用户账户修改实用工具。usermod命令我们在上一关只是简单的用到其-g、-G参数对用户的所属组进行修改,本关我们将进一步使用usermod命令的其它属性进行修改更多的属性。 命令格式:usermod [命令参数] 参数 常见命令参数: -c<备:修改用户帐号的备注文字; -d<登入目录>:修改用户登入时的目录; -e<有效期限>:修改帐号的有效期限; -f<缓冲天数>:修改在密码过期后多少天即关闭该帐号; -g<群组>:修改用户所属的群组; -G<群组>;修改用户所属的附加群组; -l<帐号名称>:修改用户帐号名称; -L:锁定用户密码,使密码无效; -s:修改用户登入后所使用的shell; -u:修改用户ID; -U:解除密码锁定。 使用USERMOD命令修改用户组 如果要一个用户仅仅属于某一个组,而不是同时属于多个组,则使用如下命令: 命令格式: usermod -g 组名 用户名
如果要给一个用户添加一个新的组,同时保留原来有所的组,则使用如下命令: 命令格式: usermod -a -G 组名 用户名
6、GROUPMOD 修改用户组信息 Linux 中使用groupmod命令来修改用户组信息。 命令格式: groupmod [命令参数] 参数 常见命令参数: -g<群组识别码>:设置欲使用的群组识别码; -n<新群组名称>:设置欲使用的群组名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