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在小说中往往会出现与某种独特生活方式相关的文化专有词。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小说译者必须同时具备驾驭两种语言和两种文化的能力。随着翻译研究领域文化转向的出现,翻译中的文化问题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文化专有词是指指代某种文化中特有事物的词汇,这些词汇往往反映了特定民族的某种独特的生活方式。在翻译存在巨大文化差异的文化专有词时,译者往往很难在译语中找到完全对应的词语来表达相应的信息。 本文以纽马克提出的文化专有词分类和文化专有词翻译策略为基础,以二月河小说《雍正皇帝•九王夺嫡》中的文化专有词为研究对象,对冷猜•叻诗阿格松泰译本进行了分析。提出在泰译意思相近的汉语特有文化专有词时应该使用统一翻译策略,这样,能够有效避免读者产生混淆,减轻读者的阅读负担。 英国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在其所著的《翻译教程》中提出了文化专有词分类和文化专有词翻译策略,并对其作了系统的论述。纽马克将文化专有词分成五类:1)生态文化,2)物质文化,3)社会文化,4)组织文化,5)手势与习惯。纽马克提出了多种翻译文化专有词的策略,分别是:(1)借词,(2)归化,(3)逐字译,(4)标记翻译,(5)公认翻译,(6)分类词,(7)中立词,(8)改述,评注/注释,(9)文化等值,(10)成分分析,(11)删除,(12)组合。 二月河的“帝王系列”小说继承了《红楼梦》的优秀文学传统,并借鉴了武侠小说的写作手法,并且成功塑造了一批汉族文人士大夫的形象。其中《雍正皇帝·九王夺嫡》在港台和东南亚华人中风靡一时,小说细腻地描绘了清初长达数十年的市井风俗和人文地理景观,这构成了这部作品的一大特色。小说中大量的文化专有词最直接地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独特之处,但是在跨文化翻译中,这些文化专有词却是一大障碍和难点。到目前为止,这一小说已经被译成韩文、泰文等多种文字。近期由冷猜·叻诗阿格松翻译成泰语,题为《雍正:保卫大清的皇帝·龙椅之路》。鉴于目前对二月河小说泰译研究的缺失,论文作者选取二月河创作的《雍正皇帝•九王夺嫡》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与冷猜•叻诗阿格松翻译的泰语译本《雍正:保卫大清的皇帝•龙椅之路》做比较分析,以期能够为今后的译者和研究者提供翻译文化专有词的策略。 论文的绪论首先阐述了选题缘由。绪论第二节阐述了研究目的、意义和范围,研究的目的主要是在借鉴纽马克翻译理论的基础上,探讨译者翻译各类文化专有词时所采用的策略。以期能够了解汉语文化专有词的分类,为后来的研究提供一些译本分析的示例,以及希望能够为今后的译者提供可供借鉴的汉语文化专有词泰译策略,从而有助于传播中华文化。绪论第三节是研究综述。首先对作文化专有词分类的研究作了概述,然后,回顾了著名学者对文化专有词翻译策略的研究。绪论第四节介绍了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具体的研究方法和步骤。 第一章到第五章是论文的正文和重点章节。本人根据纽马克对文化的分类,对《雍正皇帝•九王夺嫡》中的文化专有词进行了分类,分章逐类对译者采用的文化专有词翻译策略进行了探讨和统计分析。 最后是结语。本人提出在泰译意思相近的汉语特有文化专有词时应该使用统一翻译策略,这样,能够有效避免读者产生混淆,减轻读者的阅读负担。
关键词:文化专有词,文化专有词的翻译,翻译策略 Keyword: Culture-specific words, Translating Culture-specific words, Translating Strategies 参考在线汉泰字典Pasa Dict taifany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