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地址-个人总结

it2024-01-17  57

目录

*IP地址介绍**为什么有了MAC地址,还要有IP地址?**IP地址分类**特殊地址**VLSM可变长子网掩码(子网划分)**CIDR无类域间路由**路由汇总*

IP地址介绍

IP地址:是每个主机在因特网上,全世界范围内的唯一标识(32位)。IP地址是因特网进行寻址和路由的依据;

为什么有了MAC地址,还要有IP地址?

MAC地址:是数据链路层寻址的依据,在理论上每台设备的MAC地址在全球唯一,是48位的标识;

既然有了MAC地址唯一标识,为何还要IP地址? 1、MAC地址存在随机,不便管理等问题; 2、如果使用MAC地址进行寻址和路由,那么维护表项的代价会非常大(如果给每个MAC地址都维护一个条目),使用IP地址,可以有效减少表项条目,同时能更加方便的进行管理和维护,同时更方便的进行寻址; 3、MAC地址是由硬件提供商写在网卡里的,无法根据MAC地址来确定用户在网络中的位置,而使用IP地址,通过网络获取和分配,可以有效确认位置,从而进行数据的传输;

IP地址分类

类别地址范围说明A类1.0.0.0 ~ 127.255.255.2550000000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0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私网地址:10.0.0.0 ~ 10.255.255.255本地地址(localhost):127.0.0.1微软地址:169.254开头B类128.0.0.0 ~ 191.255.255.255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10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私网地址:172.16.0.0 ~ 172.31.255.255C类192.0.0.0 ~ 223.255.255.2551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110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私网地址:192.168.0.0 ~ 192.168.255.255D类224.0.0.0 ~ 239.255.255.255作为多播地址E类保留

0.0.0.0:可以做源地址(DHCP初始),不可以做目的地址; 广播地址:不可以做源地址,可以做目的地址;

特殊地址

网络号(子网地址):主机号全0的IP地址,用于识别网络,不能作为传输地址,可以通过将IP地址和子网掩码进行与操作后得到; 主机号(本网络地址):网络号全0的IP地址,用于识别主机,不能作为传输地址; 广播地址:主机号全1的IP地址,用于给同网段内所以主机发送数据包; 子网掩码:默认子网掩码(有类)如下表

类别掩码掩码长度A类255.0.0.0/8B类255.255.0.0/16C类255.255.255.0/24

VLSM可变长子网掩码(子网划分)

说明:通过延长子网掩码位数,将一个子网划分为多个子网,对外仍然表现为一个网络,跨越了传统的A、B、C类的界限;

举例:(延长掩码的同时,每个子网的主机数也会相应的减少) (1)、将一个子网192.168.47.0/24划分为6个子网: 6个子网需要延长的子网掩码位数为:2^2 = 4 < 6 < 2^3 = 8 那么至少需要3位子网掩码,即255.255.255.11100000(255.255.255.224) 那么每个子网可分配的主机数量为:2^5 - 2= 30(减去的2为网络地址:全0,和广播地址:全1)

CIDR无类域间路由

说明:通过缩短子网掩码位数,将多个子网表现为一个子网,缩减路由表条目,跨越了传统的A、B、C类的界限;

举例: (1)、有多个子网如下:192.168.1.0/24,192.168.2.0/24,192.168.3.0/24,汇总为? 192.168.1.0/24:192.168.0000 0001.0 192.168.2.0/24:192.168.0000 0010.0 192.168.3.0/24:192.168.0000 0011.0 最长相同前缀:192.168.0000 0000.0/22

路由汇总

说明:与CIDR的区别是,不能跨越主类,比如C类,汇总后路由掩码长度不能小于24,B类汇总后不能小于/16,A类汇总后不能小于/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