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代表一代 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每10年一个周期 1G:1980s 语音 AMPS TACS2G: 1990s 短信 2G:GSM,IS-95 2.5G:GPRS,EDGE,IS-95B 3G: 2000s 社交应用 WCDMA(l联通) ,CDMA2000(电信),TD-SCDMA(移动) 4G: 2010 在线,互动,游戏 LTE-Advanced Wireless MAN-Advanced5G: 2020 虚拟现实 “零”时延感知 物联网 数字通信的链路频谱效率单位是bit/s/Hz,或(bit/s)/Hz(较少用,但更准确)。其定义为净比特率(有用 信息速率,不包括纠错码)或最大吞吐量除以通信信道或数据链路的带宽(单位:Hz)调制效率定义为净比特率(包括纠错码)除以带宽。 ITU定义的三大应用场景: 增强的移动宽带 海量机器通信 超高可靠和低时延通信 VR:虚拟现实 AR:增强现实 MR:混合现实
5G需要满足热点高容量场景 超密集组网:大量增加小基站,以空间换性能 基站一般包括:宏基站和小基站 宏基站:一般覆盖范围数千米 小基站:一般覆盖范围在10m-20m小基站分为:家庭基站,微基站,微微基站,室内基站,个人基站
用于满足低时延高可靠场景 优点: 部署灵活 支持多跳 高可靠性 支持超高带宽
物理上分离控制平面和转发平面 控制器集中管理多台转发设备 服务和程序部署在控制器上
软硬件解耦,虚拟化 通用硬件实现网络功能
垂直一体化→横向扩展 封闭专用
开放接口灵活敏捷加速创新5GHZ以下的频段已非常拥挤, 解决方向:高频段和超高频段
eMBB 指3D/超高清视频等大流量移动宽带服务。 mMTC指大规模物联网业务。 URLLC则指如无人驾驶,工业自动化等需要低时延,高可靠连接的业务。 eMBB :AR/VR等传输速率要求高。 mMTC:对连接数量,耗电/待机要求较高。 URLLC:对时延,可靠性要求很高。
移动热点:大量热点带来的超密组网挑战 物联网络:物联新业务远超人的活动范围 低空/高空:无人机,飞机,航线覆盖等。